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2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董伟伟  苗小强 《传承》2011,(25):38-39
人格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可塑性以及社会性等特点。人格教育要把外部灌输和激发个人的自觉性、主动性相结合,注重与个人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关注人格教育和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应挖掘和发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格教育中的独特优势,促进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52.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培育,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高等院校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要加强中华传统道德的教育,逐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53.
全球化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人格教育是思瘛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中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因而,新形势下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强化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作用,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54.
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构建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当代一些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的缺陷 ,阐明了人格教育对于个体人生和国家、民族的意义 ,并提出了人格教育的构建和途径。  相似文献   
55.
挖掘传统文化中人格教育的闪光观念,诸如:重视人格教育、理想人格的设计、培养与塑造,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明确、一贯的人格教育理念,以内圣外王为最高人格境界的由士、君子到圣人的人格层次性教育,以及他教与自教相结合的教育方法等。这些积极闪光的人格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6.
孔子在教育教学思想方面有着非常独到的创见,主张把人格教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并提出了完整的人格体系理论。孔子主张在人格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渗透式教育和言传身教等原则,这样就能达到培养出君子的目标。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教学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7.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大学生的人格发展面临着自控能力差;功利化倾向严重以及逃避现实好幻想等问题。各高校必须从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良好校园文化,坚持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58.
覃春梅 《传承》2011,(25):62-63
音乐美育通过引导人们对音乐艺术进行感知、想象、理解和实践,使其审美感受、鉴赏、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情感、意志、思想等得到陶冶和净化,从而潜移默化地完善人格。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音乐美育在人格完善中的重要作用,从塑造人的美的灵魂着手,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9.
论创业人格教育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人格有巨大的价值,在创业时可以弥补知识、能力的不足,争取风险投资;在就业时,创业人格可以鼓励人们创业,从而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在社会中,创业人格教育使精神文明建设由务虚走向务实,也可促进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创业人格促进人们创业推动经济发展,促使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现实生产力.因此,加强创业人格教育在现阶段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高校人格教育是学校对学生实施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大学生人格养成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只有构建起全方位的人格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成长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