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1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1267篇
中国共产党   1157篇
中国政治   1404篇
政治理论   502篇
综合类   101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410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448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593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云翔 《人权》2002,(5):9-11
中国传统文化中到底有没有人权思想?如果有,具体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人们普遍关心和争论的话题。日前,本刊记者就此走访了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黄枬森。  相似文献   
52.
方菲 《新东方》2002,(1):50-5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道德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主体的自觉选择和历史创造构成了发展的重要一环;将道德教育转向独立人格的发育和培养,既是可能的也存在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53.
公平、效率、经济,被新公共行政学派作为公共行政的三大理论支柱。转型期中国的政策在制定、执行和结果中存在着公平性缺失现象。政策公平性的长期缺失会导致价值观的异化,从而导致政策合法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54.
“流氓文化”,在狭义上,是指渲染色情、暴力等内容的低劣文化;从广义说,流氓文化是指社会生活中具有流氓性质的不健康现象。它主要包括流氓意识、流氓行为及其代表流氓人物,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中的流氓势力。中国的流氓文化有多种表现。现实中的流氓文化根源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残余、法治不健全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错位,因此,防治流氓文化也需要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5.
“人身关系”流变考(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着重研究了人身关系在西方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民法中的3种存在形态,证明了人身关系法是市民社会的组织法,揭示了人格关系法与人格权关系法的区别:前者是关于法律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规定,后者为晚近产生的关于主体的具体人格利益的规定,为人身关系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先于财产关系的观点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6.
在跨文化的视野中,探讨大学生人格重建的必要性,可以从人格的民族灵魂、全面发展、个性特点三方面入手,寻找大学生人格重建的现实模式。  相似文献   
57.
谭淑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3):143-143,F0003
《逐贫赋》与《送穷文》是古代文学史咏贫系列中的两篇奇文,后人多以为二者相类,其实各不相同,前者表白的是自己坚守儒家操守,是寂寞儒者的人格自慰,后者则是追求留名,是表面牢骚中的文人自炫。  相似文献   
58.
智慧是:生活也好.自由也好.都要天天去赢取.这才有资格去享有它。智慧是藏不住的。但往往被人们忽视。人间处处有智慧,即使我们闭上双眼的时候.它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59.
缉捕谋略由主体、客体、目的、条件、形式五个要素构成,具有全局性、智能性、技巧性、针对性、迷惑性、互动性的特点。其具体设计要求为“科学合理、全面具体、巧妙迷惑、隐蔽保密。”缉捕谋略有胜敌型、主动型、迷惑型、迂回型、后发型、强攻型等不同类型,其战术表现形式不尽相同,需针对缉捕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决定之。  相似文献   
60.
林丽 《前沿》2005,(3):137-140
学者大多只是从实践的角度论述一人公司存在的合理性, 对于承认一人公司以后伴随而来的公司的性质是什么等问题, 学者们或者回避或者只是简单的罗列了几种观点, 指出其中某些观点的漏洞或附和其中某个观点, 但是并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论据。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团体性不是法人的本质属性, 只有独立人格性才是法人的本质属性, 进而重构了社团法人的定义, 认为包括一人公司在内的公司属于重构后的社团法人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