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46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45篇
各国政治   324篇
工人农民   154篇
世界政治   12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12篇
法律   1867篇
中国共产党   5773篇
中国政治   7855篇
政治理论   2022篇
综合类   165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383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1642篇
  2013年   1538篇
  2012年   2090篇
  2011年   2205篇
  2010年   2311篇
  2009年   2033篇
  2008年   2142篇
  2007年   1429篇
  2006年   1179篇
  2005年   901篇
  2004年   476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510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41.
刘江永 《东北亚论坛》2020,(3):3-16,127
在世界大变局中,战后国际格局重大变化的主要标志是“世界老二”易位。苏联、日本皆不例外;21世纪以来欧盟也由盛转衰。未来国际格局可能有三种前景:1.中美两极对抗体制;2.中美竞争合作的“两极多元体制”;3.世界各大力量多元并存,构建多元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要看世界潮流是走向和平多边主义还是暴力多边主义。中国实现伟大复兴后的战略选择是“济弱扶倾”,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安全做贡献。日本面临的战略选择是:继续在《日本国宪法》下走和平发展道路,还是修改宪法,成为“能战国家”的一员,加入暴力强权的多边主义?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与国际协调,还是搞排他经济集团,远交近攻,以中国为竞争对手?利用中美对立从中渔利,还是促进中美协调而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妥善处理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归属认知争议和台湾问题,还是重走历史老路?囿于冷战思维和传统权力政治的现实主义决策逻辑,同中国搞战略对抗,还是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安全观,与中国加强合作?这些战略选择将关乎未来30年的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842.
2019年中东局势呈现内外危机加剧、地区格局失衡两大特征。从大国看,美国针对伊朗的"极限施压"空前严厉,伊朗设法反制,双方游走冲突边缘。美伊对峙的松与紧影响着波斯湾与西亚的安与危。从地区看,苏丹、阿尔及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四个阿拉伯国家爆发持续性民众抗议,冲击旧政治体制,上演新版"阿拉伯之春"。四国动荡加剧阿拉伯阵营弱化,引发土耳其、以色列、伊朗三强竞夺,地区格局进一步失衡。美伊关系紧张、阿拉伯世界弱化、地区格局失衡既是老问题,又有新表现,持续搅乱中东局势。  相似文献   
843.
黄进  鲁洋 《政法论坛》2021,(3):3-13
深入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有关国际法治的内容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内容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该理念具有丰富的国际法内涵和重大的国际法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立法、执法、司法理念主要包括推进国际立法民主化、国际执法严格化、国际司法公正化.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内法治与国...  相似文献   
844.
韩秀丽 《学理论》2022,(7):9-1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创新发展,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哲学智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内涵丰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生态五个层面的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既是在新时代下对我国外交理论的创新,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迎合了世界人民的利益诉求,增强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对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5.
李丹  陆锦添 《拉丁美洲研究》2022,(5):90-105+157
世界社会论坛自成立以来,以“另一种全球化”的姿态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展开抗争,成长为改变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也为开放空间理念提供了生动注脚。在开放空间的构想下,世界社会论坛以改变(替代)全球化为主题、以左翼民主人士为主力、以自下而上抗争为方式、以多元包容政治文化为特色、以现代通信技术为手段,成为全球民主运动的标杆。然而也正是由于其开放空间理念及实践,世界社会论坛陷入“开放”的广度之争、“空间”的结构之辨以及“替代”的行动之惑等多重拷问之中。即便如此,在全球变局中世界社会论坛坚持的“另一种全球化”“另一个世界”依然代表了一种广泛共识与新的可能。当前,全球化逆风劲吹,多重危机交织叠加,民粹主义兴风作浪,检讨20年来世界社会论坛的得失成败自有一番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46.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就是深刻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集中外现代化理论之大成,提出了科学化系统化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篇,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法治现代化神话,创造了一种全新版本的法治现代化样态,给世界法治现代化带来了革命性影响。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呈现出鲜明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独立自主探索、以人民为中心、有组织有规划、价值目标高远、现代科技驱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法治现代化。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主体工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构建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伟大使命,是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法治贯穿于国家治理和国家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以高质量法治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847.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寻建构人类未来社会状况的理论基础,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讨论。学者们分别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界定与内涵梳理、思想渊源与理论逻辑、实践路径与风险挑战、理论特点与历史贡献等层面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极具代表性和富有原创性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同、传播和践行有着重大意义。虽然学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展现出成果众多、思路清晰、视域广阔等特点,但也存在宏观研究较多而微观分析不足、学科分布失衡且跨学科分析不足、解读成果众多而原创作品欠缺、理论分析有余而批判研究不足的问题。立足现实、回归经典、着眼未来,今后的研究既要加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度理论诠释,又要切实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普及宣传,还要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践进程。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推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848.
省情要览     
《今日海南》2006,(10):4-4
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将在海南博鳌举行9月13日,国务院台办宣布,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原本商定在台北举办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易地举行。按照安排,除了在海南博鳌举办农业合作论坛外,10月19日到20日,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览暨项目推介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10月21日开始,与会的台湾团组分别赴山东、广东、广西等地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进行参观考察。“大美三亚”:三亚旅游总规获评审通过9月9日,《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获专家评审通过,规划总体目标是将三亚建成国际一…  相似文献   
849.
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家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曾经说过:“个体婚制是文明社会的细胞形态,根据这种形态,我们可以研究文明社会内部充分发展着的对立和矛盾的本来性质。”如果我们将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体的话,那么,家庭就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它与整个社会“肌体”息息相关,每个“细胞”和谐了,整个社会“肌体”必然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构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和谐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50.
世界主义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一个政治学和社会学概念,世界主义的发展也延伸到文化和文学领域。因此,可以从文学层面探讨世界主义。世界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摈弃人类的差异,提炼出所有人的共同点。世界文学是世界主义在文学领域的解读和延伸,它从不同的文化中找出人类共同的人性本质。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统一。民族文学的世界之路,一是通过翻译,将语言的不可通约性变得可通约性,二是要超越民族主义的偏见,书写人类共同的主题。同时也要注意,在面对情感和精神共舞的世界文学时,要采取审视的态度,世界文学的背后,也可能出现文化的单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