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86篇
工人农民   137篇
世界政治   3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0篇
法律   858篇
中国共产党   3004篇
中国政治   3643篇
政治理论   851篇
综合类   71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858篇
  2013年   1034篇
  2012年   1197篇
  2011年   1183篇
  2010年   862篇
  2009年   604篇
  2008年   750篇
  2007年   558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中国正在经历十分迅速、极其广泛、意义深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还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如此之短的时期内,在拥有如此之大的人口规模的前提下,有如此之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如此之广泛的社会变  相似文献   
102.
邓浩 《行政法制》2005,(4):30-32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极不协调的乞讨现象以其存在的规模之广,影响之大而令人深思。乞讨问题已经作为现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展现在了我们面前。笔者将从具体分析乞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并从乞讨问题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分析以寻找弥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福州的樟林村,位于福州城郊,素有“寿山城”之称,是寿山石加工制作的聚集之地。在樟林村的罗源街道,远远看去,长长的街道似烟雾缭绕,有如玄境。近临,才发现,这里粉尘弥漫,迫人掩鼻欲速逃离。然而,就在这粉尘肆虐的环境,整条街上的小店铺均敞开门窗,白天燃着灯,或三,或四,或七八个人紧挨着围坐在工作案台前,专注地琢磨着各自手中的寿山石。有的在雕刻,有的在削光,有的在磨光……整条街道上充斥着机器的轰鸣和嘈杂,还有那呛人的粉尘。俨然,樟林村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寿山石加工产业群。这里聚居着来自各地的农民“手艺人”,他们用自己独特的工艺加工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寿山石作品,同时,这里也是他们演绎快乐与悲伤,打造幸福与梦想的安身之地。  相似文献   
104.
蔡如鹏 《今日广西》2007,(21):72-73
“苏联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第一次发射了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第一次用无人探测器从月球自动取样返回。第一次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他们还命名了月球上一半的地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则是人类的伟大壮举,它让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另外一个星球。”这是“嫦娥工程”月球应用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105.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提出以来,引发海内外广泛热议,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随着这一理念被写入联合国相关决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全球共识.外界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动机、意涵、前景等多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错误论调,如认为这一理念是所谓的国际修正主义、地缘政治挑战、中国霸权工程或出口中国模式的政治工具等谬论.批驳这些错误论调、回应争议与误解,对把握国际话语权,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姚璐  景璟 《东北亚论坛》2021,30(2):113-126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其应对最有效的路径仍是全球治理。危机之下人类社会的存续需要超越私利实现国家间共生。相对于西方传统的全球治理理念,中国方案基于对疫情下全球化时代的共生性判读,明确了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共生型全球治理目标,推动全球治理转型从消极共生向积极共生实现结构优化。然而,依靠共生自身升级的滞缓性与现实需求的迫切性之间存在矛盾,"共生"在资源分配、认同建构以及合作实现等方面并不具备必然性,无法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普遍化的标杆与规范,需要借助"共享"的理念工具进行有效助推。具体来说,就是以共生关系的主体性、共生纽带以及共生底线为出发,从资源配置的优化、主体认同的强化以及和谐包容的价值引领三方面着手,将共享理念融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中,并通过中国对全球治理转型的过程参与,有效实现共享从理念引领到现实助推的功能转换,为新型的共生型全球治理模式的良性运作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7.
人类基因组的许多高度可变区域能够与小卫星探针杂交,而同时被检测出来,小卫星探针由串联重复的"核心"顺序构成.采用Southern印迹杂交获得的DNA指纹图包含多条高度可变的DNA片段杂交带,这些带主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表现出稳定性,而且安全具有个体特异性.本文用小卫星探针33.15,调查了北京地区的60名无关个体,  相似文献   
108.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也有其深刻的价值意蕴.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全面协调发展是现代化价值目标的生成路径;可持续发展蕴涵着着眼未来、关注后代的人道主义价值观.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重大飞跃,是衡量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未来社会的持续发展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109.
对科学执政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学执政的要求.《决定》指出,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10.
蒋好华 《唯实》2004,(9):78-82
传统政治学以国家政治为本位,未能站在人类的高度去审视政治生活.从“类“的视角出发,考察人类公共治理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人类历史依次经历了部落治理模式、自然国家治理模式、主权国家治理模式和多元治理模式四个阶段.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人类治理模式正面临一场深刻的革命,即由基于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多元治理模式转变为全球政治一体化的全球治理时代.全球治理是人类战胜来自社会内部和自然界的双重致命威胁的唯一途径,也是人类终结其原始敌对情结和集体恶性竞争的唯一道路.为此,人类需要一场更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政治学应为全球治理的新时代提供革命性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