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186篇
中国政治   177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陈辽 《江苏政协》2010,(2):56-57
曾担任省宗教事务局领导职务达11年之久的袁普泉先生,在他的《灵山缘》(作家出版社,2006年)出版3年之后,又将《灵山缘》(续)作为《灵山缘》的第二辑出版。其中重点选收了三篇纪实文学和若干韵文。我研读了《记忆中的朴老》、《长空鸟迹忆茗山法师》、《我与无相法师的佛教情缘》这三篇纪实文学,认为它们是难得的为佛教界三位高人写真的出色之作。  相似文献   
72.
当下,中国正在创造着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但在一片繁荣的景象背后,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样一些民生与社会问题。比如,房地产商的财富神话与民众难以承受的高房价之间的对立;一些地区节节攀升的GDP与资源透支、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一些国企的快速发展与垄断行为侵蚀消费者权益之间的冲突……造成这些问题或有多种因素,其中最须警惕的则是资本与权力的过度结合、不当联系。如此,权力恐将失去其公共特性,被财富绑架,甚至沦为财富的奴仆。  相似文献   
73.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模式问题,我认为揭示中国发展奇迹的密码不在经济领域。有人说正因为中国搞了市场经济和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这样看问题只是看到了中国奇迹的表象和起因,没有深入到中国奇迹的内在逻辑。从比较的视野。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搞了市场和开放型经济,为什么没有取得中国这样的奇迹?所以,  相似文献   
74.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在低谷徘徊以及中国的优异表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的态度在向理性和现实主义回归,但种种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倾向性议论不仅从来没有停息,并且总是跟随形势的发展有新的表现。  相似文献   
75.
在主导新加坡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新加坡政府不断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积极完善强制、汲取、共识、监管、协调、表达、整合和再分配等政府机制,为铸就"新加坡奇迹"提供了制度条件、制度环境和制度功能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76.
孙继芳 《黄埔》2008,(3):55-57
时间之舟轻轻划入2008年的河流,迎来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30年来,我国已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国内百姓说,“中国从来没有这几十年这样好过”,因为人类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正迅速而坚定不移地走向富裕;世界媒体称,中国为当今世界“金砖四国”之一,因为中国经济起飞后,它决定的不仅仅是它自己的未来,还有这个世界的未来。这一巨大变化的背后,是经济体制改革爆发出的蓬勃动力。  相似文献   
77.
马光远 《同舟共进》2011,(12):15-16
中国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左右,正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过去30多年,中国走了一条极具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而这种以“摸着石头过河”著称的改革形式,近年来又被冠之以“中国模式”,并被广泛讨论。作为一种与“华盛顿共识”相提并论的模式,尽管“中国模式”一直没有很明确的内涵和外延,但这并不妨碍各界对它的赞扬或批评。特别在今天,当中国的改革再次站在十字路口面临方向性选择时,对中国改革开放33年的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寻找改革新的共识和突破口,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8.
3问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蕴含的新意精彩语录: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段论述,突出强调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很快,人们在肯定经济奇迹、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对文化建设、道德重塑、价值追  相似文献   
79.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李光耀是第一流的世界政治家”。“如果诺贝多尔奖设最佳国家领导人奖的话,李光耀一定是得主,而且可能不只得奖一次”西方称李光耀为“新儒家之父”,他更被公认是“亚洲价值观最雄辩的发言人”。  相似文献   
80.
百家言     
《求是》2012,(1):63-64
郭万超:破解中国奇迹之谜在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只有7个国家(地区)曾持续以7%以上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发展超过30年。中国是其中最大的经济体,年均增长率有30多年超过9%,并且还将持续发展。如何破解"中国之谜"?西方经济学家比较普遍的回答是中国推行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这个答案显然遵循的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传统逻辑,即经济增长根本取决于资源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