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篇
法律   323篇
中国共产党   370篇
中国政治   577篇
政治理论   295篇
综合类   3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躲猫猫事件演变为公共事件,源于公众的知情权受阻及对法律的不信任。公权力如何恰当地对待民意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网络具有脱域性,网络民意因此超越了地域性限制,能在政治或法律事件中产生巨大的舆论影响。网络时代的民意对法治建设而言有如双刃剑,有利有弊。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法律最需要的品性是人民性和运作的独立性,它们是树立法律权威必不可少的两个支点。民意应当经由合适、有效的途径进入法律实践,否则将损害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772.
建立警民信任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伟闻 《公安研究》2005,(10):31-34
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公安机关要积极建立警民“安全信任、执法信任、情感信任、互动信任”四个关系,以警民信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73.
社会信任的法律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焯 《法学》2005,(7):118-122
信任是社会主体对事物品质的真实性或他人行为的无害性、可靠性不怀疑的一种主观态度。它是一个社会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讲究诚信的中国人时至今日却处于信任危机之中,被这种危机所深深困扰。在重构社会信任的过程中,由于法律具有特殊的强制力和普遍的约束力,能够有效降低信任风险,能够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权威性的调整,平抑和减缓贫富差距,能够有效惩治各种腐败,削弱不信任的基础,因此法律成为当下中国重构社会信任的最为有效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774.
《法治与社会》2005,(8):70-70
姚元军,这位中国印钞行业19家企业中最年轻的厂长。他32岁就任西安印钞厂副厂长,36岁成为企业。掌门人”。当初,不少职工对这个“娃娃厂长”疑虑担忧。然而正是而立之年的姚元军,在行业的激励竞争中担起了4、5亿资产的重任,托起了3000多名职工的希望。他勇于开拓,善于管理,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职工的信任,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交出了合格答卷。事隔4年,还是这些职工逢人便夸:今天的好日子多亏了姚元军这个年轻有为的好厂长!  相似文献   
775.
人际半径形式上是一个人与关系对象之间的社交距离,实质上是他愿意或不得不让关系对象知悉的个人信息范围。在精神层面,人际半径代表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和价值。因职业需要,法官的人际半径为管理者刻意调整,试图阻止法官将初级群体中的好恶带入裁判和工作中。当前的法官回避制度没有直接凸显地缘人际半径和政缘人际半径对于法官保持履职中立的重大影响。当前的法官管理制度可能遗漏法官初级人际半径中的重要关系对象,同时,获取所有可能影响法官履职中立性之初级人际半径的关系对象的成本似乎太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管理者获取法官初级人际半径之所有关系对象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由此,如何在最大限度确保司法中立和法官内心安宁之间达成平衡,是管理者限缩法官次级人际半径时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776.
制度伦理为制度之灵魂,它通过某种价值取向与正义理念,或支持、或规避某种制度。制度伦理一般可以分为以特殊信任为取向的制度伦理和以普遍信任为取向的制度伦理。事实证明,以普遍信任为取向的制度伦理有利于法治现代化,以特殊信任为取向的制度伦理不利于法治现代化。俄罗斯的法治现代化并不顺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制度伦理长期以来是以特殊信任为取向的。不过,制度伦理并非不能改变,只是改变起来较缓慢一些。俄罗斯的制度伦理变革仍还很艰难、很漫长,但俄罗斯通过制度伦理变革解决法治现代化深层问题的进路无疑是正确的。这在方向上是对的,只要假以时日,俄罗斯的法治现代化还是可待的。  相似文献   
777.
政治信任是一国民众对政府实现其利益所持的一种积极心理预期,制度型政治信任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主导性的政治信任模式,民众对政府清晰的政治认知是其构建的基础。随着我国网络普及率不断提高,网络在民众政治认知保障中的核心地位愈加凸显。在制度型政治信任构建中,大力加强网络政治沟通以开诚布公、积极回应网络政治质疑以变堵为疏、有效治理网络政治谣言以去伪存真是实现网络政治认知保障功能的三重路径。  相似文献   
778.
社会信任是社会组织得以实现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关键。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行政信任对社会信任的挤出效应、以社会组织为核心形成的社会网络较为薄弱、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原因,社会组织陷入信任困境。基于社会信任理论,要以社会性机制、特征性机制、过程性机制与规范性机制重塑社会信任。以A镇民建消防队有效参与消防服务供给为例,社会组织以声望资本为切口,以需求共识为导向、以公众参与为手段、以建章立制为抓手,推动人格信任传递组织,实现价值目标一致性,推动组织运作透明化与规范化,重塑并强化了公众对社会组织的制度信任。  相似文献   
779.
《青年研究》2021,439(4):1-10
基于"网民社会意识调查"的相关数据,探讨媒体使用偏好对青年网民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日常情境下,青年网民的官方媒体使用偏好会对其政治信任产生正面的影响作用,而社交媒体使用偏好的影响并不显著,对青年政治信任具有负面影响的是海外媒体使用偏好;在突发事件中,媒体使用偏好对青年政治信任的影响出现两极分化效应,官方媒体使用偏好越强,青年网民的政治信任程度越高,而社交媒体与海外媒体使用偏好则会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青年网络表达参与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升他们对基层政府的信任水平。网络时代媒体使用偏好是影响青年政治信任的关键因素,这为数字政府治理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80.
基金管理者和基金经理们,有责任对基民,用通俗简明的语言,说出最重要的事实,才能不辜负基民对你们的信任和付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