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48篇
世界政治   1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4篇
法律   864篇
中国共产党   1764篇
中国政治   1670篇
政治理论   559篇
综合类   95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668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36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881.
蔡欣然 《世纪桥》2005,(6):74-77
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有这样一些名字是我们熟悉的:“以文人而封武侯第一人”的湘军大帅曾国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革新派国士魏源、维新变法领袖梁启超、共和国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当代也有杰出代表层出不穷:朱镕基、李铁映等人,都来自“惟楚有才”的湖南。湖南人嗜辣,红红火火的剁椒让湖南人骨子里总是涌动着澎湃的激情,三湘江水又赋予了他们灵动变通的天性。于是我们看到,当新思想、新变革迎来阵痛的时候,总有湖南人站出来,点  相似文献   
882.
行政伦理,也就是关于“治国”的伦理。它是执政党、国家机构和全体公职人员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以权、责、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行政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行政伦理在“以德治国”中具有关键性价值。行政伦理失范的问题目前较为普遍。主要原因之一是行政运作过程中缺乏最基本的行政伦理规范和法制秩序。从自律性特点分析,需要加强行政伦理的养成机制建设,就是要加强行政伦理的教育与修养;从他律性特点分析,需要加强行政伦理的监督机制建设,不但要完善现有的法律,加大执法力度,而且要加快对行政伦理立法。  相似文献   
883.
1 938年秋 ,抗日战争爆发后 ,我作为河南青年流亡学生 ,由豫经陕来晋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当时正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蓬勃发展之际 ,国共合作 ,联合抗日 ,局面大好 ,形势喜人。经父友蒙藏委员会陈树人先生介绍 ,先至第二战区总部学习服务 ,后经赵戴文、阎锡山研商 ,调作侍从秘书 ,侍阎协赵文秘 ,记编阎赵言论 ,兼理日记信函。此时在宜川秋林战区总部 ,接触牺盟左翼友人较多 ,常写宣传抗日文章 ,议抵破坏抗日逆流。 1 945年日本投降返并之后 ,因我文章发生问题 ,触怒反动当局 ,以“伪装分子”被疑 ,旋被下狱 ,迭经酷刑审讯 ,未得任何结论。时值…  相似文献   
884.
金武 《廉政瞭望》2010,(18):57-57
成都市青白江区在全区开展“以案说法”警示教育活动,把警示教育和示范教育、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经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促使党员干部学深学透《廉政准则》,达到了使规定真正能够了然于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885.
党校工作的总体布局是: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信息化为手段,队伍建设为关键,行政后勤为保障。党校科研工作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基  相似文献   
886.
德胜     
《北京支部生活》2006,(7):F0003-F0003
德胜地区标识图样及内涵解释: 德胜街道标识以德胜古老的历史气息,浓厚的人文气息、独特的科技气息为灵魂。德胜门城楼是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将其灰色侧影居中.突出德胜主题,展现德胜的古朴韵味和历史的厚重。环绕城楼的蓝、绿、金黄三色动感卫环构成一个抽象的镜头形状,寓意记录德胜发展的每一步.每一天,象征着德胜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以科技为动力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887.
张有奎 《求实》2007,1(12):44-46
目前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解存在五个需要克服的误区:一是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以个人为本",主张个人至上主义;二是把"人本"和"物本"对立起来,认为追求人的价值必然否定物的价值和追求,没有看到"人"和"物"的统一性;三是混淆抽象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关系;四是把"以人为本"和中国传统社会的"以民为本"等同;五是把"以人为本"等同于西方近代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片面地强调人的占有和控制地位。  相似文献   
888.
"五德终始说"在中国古代政治意识形态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文在梳理"五德终始说"的发展和影响史的基础上,认为"五德终始说"具有解释历史的功能,强化合法性的功能,维护政治秩序的功能,约束君权的功能,确定立国精神的功能和提供国家象征的功能。  相似文献   
889.
《今日浙江》2007,(1):64-64
绍兴县是省内较早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县,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后,绍兴县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适时作出了在全县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全面建设小康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小康住宅、小康设施、小康环境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890.
中国古代慎刑思想研究--兼与20世纪西方慎刑思想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卓慧 《法律科学》2006,24(2):144-163
中国古代法中慎刑思想是其主流思想。它发端于西周的“明德慎罚”思想,汉代又在儒学与阴阳学等影响下进而承继和发展为“德主刑辅”的立法观。延至盛唐进而发展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此后,宋、明、清均承继之,并在慎刑措施上各有建树。中国古代法的慎刑观受经济地理、宗法血缘以及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存在并持续三千多年之久。中外慎刑思想比较,共性在于刑法中仁爱观、教育观有其通性的一面。故而我国当今刑法改革中可吸收西方举措中人道主义的一定措施。在中国,这种吸收具有传统文化的思想积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