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48篇
世界政治   1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4篇
法律   858篇
中国共产党   1760篇
中国政治   1639篇
政治理论   554篇
综合类   94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668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36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薛竹 《当代党员》2020,(1):28-29
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突出的本质特征和最鲜明的理论品格。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有很多维度,从"知、情、意、行"四要素维度入手,能让我们更全面地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而更深刻地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意蕴和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992.
打造"硬核"思政课,不断提升铸魂育人实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打造"硬核"思政课,应锤炼思政队伍,让教师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创新教学模式,让思政课"有知"也"有味";探索"课程思政",让思政课有深度、有广度;推动技术创新,让思政课更具时代感、吸引力。  相似文献   
993.
王充在传统“德位是否相称”的问题意识下,提出自己的“逢遇”论,将君子、士人的政治际遇诉诸于偶然性,批评了时人“贤人可遇,不遇,亦其自咎也”的狭隘观点,并以此来为自己政治上的“不遇”提供解释。王充对当时的政治现实进行了一定的揭示,并反映了传统士人在政治命运上的被动性和不确定性,具有积极的思想史意义。但王充将君子、士人的政治际遇归结为偶然性,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实际政治中的谋略、情势等因素。另外,王充也没有提出对于君主专制及用人体制的反思,反映了他自己对君主仍然抱有幻想和期待的一面。  相似文献   
994.
995.
高校党建工作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渠道,抓住高校党建工作的"牛鼻子",就要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学生是高校的主体,高质量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开展适应新时代学生并且具有成长意义的党建工作,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要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结合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和需要,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996.
997.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一直是一个根本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人民"是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汇。总书记不仅多次强调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而且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抗疫斗争的系列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9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新时代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指南和实践指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人民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活力动力当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建共享”进入小康社会“一个不落、一个不留”,深刻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人民性这一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999.
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继承和创新。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包括: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主线和灵魂;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国际贡献。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特征及意义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历史与逻辑、理想目标与历史生成的三大统一。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