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77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63篇
各国政治   92篇
工人农民   115篇
世界政治   69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1篇
法律   8821篇
中国共产党   4432篇
中国政治   6870篇
政治理论   1776篇
综合类   3933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550篇
  2022年   677篇
  2021年   903篇
  2020年   796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508篇
  2015年   1576篇
  2014年   3033篇
  2013年   1746篇
  2012年   1666篇
  2011年   1805篇
  2010年   1509篇
  2009年   1566篇
  2008年   1712篇
  2007年   1433篇
  2006年   1398篇
  2005年   984篇
  2004年   805篇
  2003年   793篇
  2002年   840篇
  2001年   814篇
  2000年   436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纪永明 《特区法坛》2006,(6):19-21,32
行政执法难是指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时所遇到的困难或阻力,致使行政性法律、法规难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执行的情形。行政执法难的主要表现概括起来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犯法等。行政执法难同法院执行难一样,是当前我国建设法治国家所面临的重大的法律难题,行政执法难不仅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存在,并几乎渗透到每个社会成员,而且这种执法难的情形目前仍有扩展、持久之势。虽然,人们都有痛责执法难之举,但人们一旦身处其中,却又不得不做执法不严的助澜之徒。那么。是何种成因造成行政执法难根深蒂固,顽疾难除,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沉溺其漩涡呢?本文就行政执法难的成因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有助于读者对其问题的正确认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72.
起始于广东佛山、广州;后至山西太原,又辗转云南昆明;继而回师天津,并再入腹地重庆;“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于2003年7月26日再次兵分两路,移师福州、厦门。此时,对于历时一年又半载的“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其意义不再只是走过多少地方,赢得多少掌声,换取多少名气。因为从起初策划到首次开讲,从开讲赢得业内好评,从律师听讲到法官、检察官旁听,从业内邀请到法律人的呼声,“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已经悄无声息地从开创业内培训新方式演变成了一场改变法律共同体学习途径的革命。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参与了“法学与法治巡回讲坛”福州、厦门站的…  相似文献   
173.
论现代法治建设的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法治建设需要民主化的基础 ,需要一种谨慎而能够进行自我约束的立法权 ,需要一种以分权与平衡为基本特征的政治制度结构 ,需要一种普遍的法治意识以及对法律的尊重。为此 ,需要重建法律与政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4.
法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经济与法学的关系、法治与法学的关系、法学教育的目标和宗旨等方面,对于现存的法学教育弊端以及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全社会对于科学构建中国法学教育制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5.
建设民主警察体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体治国家的题中之义 ,对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深远意义。在建设民主警察体制的进程中 ,以当今世界法治国家警察体制为参照 ,我国警察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应该是 :一、对警察机关的人身处置权进行司法改造 ;二、逐步实行治安警察和司法警察两警分设 ;三、在警察机关实行文职制度 ;四、科学界定警察机关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位阶 ;五、发展私人侦探等民间警察力量  相似文献   
176.
现代中国实现法治的路径研究很大程度是研究乡村社会的法治实现路径。论文从乡村社会的一个案例说起,通过这一案例展现了乡村法官在具体的裁判执行过程中,如何协调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引介了国家正义与乡土正义的概念,详述了法官解决乡村纠纷的过程和实现法治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77.
法治的尴尬     
法治在理论上并且在其自身的参照系内存在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在实践中至今为止也没有一国彻底实现法治理想。本文分四部分论证:第一部分,法治简史,通过梳理几位着名学者对法治的理解,得出法治的一些普适性原则;第二部分,法治的内在矛盾,从第一部分得出的法治的一些普适性原则出发,论证法治本身固有的、只可调和却难以克服的四对矛盾;第三部分,试图超越,本部分主要对两种比较典型的试图解决法治矛盾的方案进行点评,并认为法治的理想难以实现;第四部分,无言结局,无言并不是不说,任何试图超越或整合法治的方案,都是不切实际的,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最终都是没有理想结局的。虽然不能克服法治的内在冲突,但我们不能就此采取虚无主义的方式,彻底放弃法治。毕竟迄今为止,法治仍是治理社会、解决纠纷的最好方式,我们应该走一条申庸的道路,借助实用主义的法杖,在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两极之间行走,这样可能会得到最佳的法律秩序,而且能最接近法治理想。  相似文献   
178.
市场经济为人们在商海搏击中大显身手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广的空间。提蓝小卖摆地摊或开公司搞批发做股票期货都是买卖.只是形式和内容的差异。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诚实守信、  相似文献   
179.
季卫东  徐昕 《时代法学》2007,5(1):20-28
“国家的凝聚力和国民对她的忠诚,取决于国家保证个人福祉的能力,热爱国家是由于她得到好处的结果”(英国:埃里.凯杜里语)。而国家保证个人福祉最重要的手段是实现法律的价值,保护人们的权利和自由,满足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期望。执行是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是保障审判确认的权利义务得以最终实现的主要途径,如果法院的生效判决长期得不到有效执行,那么,人们可能就会对法律效力失去信心,更谈不上在整个社会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因此,研究我国执行程序方面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正基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教研室的田平安教授、廖中洪教授、季卫东教授、徐昕教授等部分专家、学者,对我国现行民事执行程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从法学理论或司法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期望从国内外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教训中寻找启示,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不过,这一特别策划的目的更在于,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或制定单独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0.
中国共产党迄今走过85年的历程。85年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停止探索和追求的脚步,不断创造辉煌业绩。改革开放的中国,在治国方略上几经调整,邓小平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胡锦涛继2004年提出要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今年又面向全社会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一个有步骤、循序渐进、着眼于全局的教育工程展现于世人。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之际,我们特邀中国著名党史党建学家黄苇町为大家解读这一战略的伟大意义——当前,一个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正在中国大地上兴起。我们每个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