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按照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关于新疆要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提出了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创建中国西部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的的设想和可行性分析。重点研究了创建中国西部国家级伊犁河谷生态建设示范区的区划范围与功能区设计;政策理论依据和发展战略;前景预测和效益分析;思路对策和政策建议等四个方面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的一系列新论断,为新时期伊犁河谷旅游业指明了方向,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期。结合伊犁河谷旅游业发展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围绕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精品的发展目标。本文认为应重点从保护好旅游资源,开发好旅游产品,建设好旅游设施,创造好旅游服务,打造好旅游品牌等几个方向入手。推动伊犁河谷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和壮大现代旅游服务业。  相似文献   
13.
民族聚居、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浓厚的伊犁河谷,在西部大开发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体现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遗产正大量流失,要建设好秀美的“塞外江南”伊犁,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对伊犁河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实事求是》2007,(3):87-87
巩留县位于伊犁河谷中部,伊犁州直东五县中心,省道316线、220线,穿境而过,是连通北疆的交通要冲。这里拥有414.25万亩的天然草场、126万亩的林地、全国存活面积最大的雪岭云杉和野果林。水土光热、旅游、矿产、电力等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巩留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发展经济、造福百姓”的和谐发展之路。围绕一个中心(经济建设),突出两个重点(和谐社会建设、项目建设),力促三个进程(新农村建设进程、新型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进程),实施四大战略(生态立县、科教兴县、牧业富民、工业强县),建好五大基地(畜牧基地、大豆基地、制种玉米基地、亚麻基地、特色林果业基地),培育六大支柱产业(畜产品、旅游、油脂、制种玉米、亚麻、特色林果)的思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围绕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实施选商引资,坚持新建企业与促进农牧民增收、安置就业人员、增加财政收入相结合,与生态环境相和谐,既不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也不牺牲绿水青山盲目发展。2006年落实招商引资项目5个,到位资金近2亿元,争取国家、自治区及上级投资项目36个,到位资金1.1亿元,形成了以矿产资源为依托的碳化硅、水泥、煤炭等工业企业,以“四大基地”为依托的亚麻、种业、小浆果、乳品等加工、销售企业,以畜牧资源为依托的天山畜牧、天牧公司等良种繁育养殖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在拓展第三产业过程中,巩留县充分利用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县建设。库尔德宁景区坐落在国家级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内,雪岭云杉原始森林列居全国十大最美的森林之首,也是欧亚大陆腹地野生生物物种的“天然基因库”;野生核桃林属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第三纪孑遗物种的“活化石”;恰西、塔里木等景区同样展现出大西北的壮美景色。境内古城遗址、乌孙古墓、古代岩画彰显了巩留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巩留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石,也成为巩留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伊犁河谷作为全疆乃至整个西北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相对优越的地区,在西部开发和经济发展中,应立足长远,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从战略高度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目前,伊犁河谷西部地区的塔克尔莫乎尔沙漠地带恶劣的生态环境,制约着伊犁河流域经济、生态、民生发展。本文以科技哲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综合分析了伊犁河谷西部沙漠区域生态治理的状况、成就与特点,论述了伊犁河谷西部沙漠生态治理的重大意义,提出了伊犁河谷西部沙漠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互动的四项战略原则。  相似文献   
17.
伊犁河谷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犁河谷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区位环境,成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所在。为此本文针对伊犁河谷旅游资源的不同生态特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伊犁河谷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期。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考虑,必须要正视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和挑战:经济落后,人力资源支持不足,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生态环境脆弱,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系统功能认识不到位,等等,都有可能对伊犁河谷的长远发展产生制约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迎难而上。  相似文献   
19.
伊犁河是我国唯一一条由东流向西的国际河流,由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喀什河三大支流汇聚而成,流经八县一市,最后由霍尔果斯口岸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巴尔喀什湖,全长1236公里。伊犁河谷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素有"中亚乐园"、"塞外江南"之美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