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93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158篇
工人农民   90篇
世界政治   5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0篇
法律   1965篇
中国共产党   4531篇
中国政治   6495篇
政治理论   1714篇
综合类   281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547篇
  2014年   1699篇
  2013年   1339篇
  2012年   1673篇
  2011年   1729篇
  2010年   1607篇
  2009年   1535篇
  2008年   1600篇
  2007年   1188篇
  2006年   1054篇
  2005年   701篇
  2004年   473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巴坡村民小组隶属于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巴亚村委会,全村有105户387人,98%以上为基诺族。巴坡村基诺族特色文化浓郁。保留有基诺族的“大公房”、民居、服饰、语言、风俗习惯等,为此景洪市引进金孔雀集团公司,开发建设了基诺山寨景区旅游项目,对基诺族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和展示。  相似文献   
962.
近年来,海城市委组织部在继承传统的党课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农村党课教育模式,创活教育手段,有效地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63.
林艺 《民主》2011,(10):35-36
“左脚舞”是彝族的一个传统舞蹈.每年农历三月廿七至廿九日的“三月会”,“左脚舞”为盛会的主旋律。据说楚雄牟定县的“左脚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康熙四十一年(1702)就有了“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不久前,牟定县以“最大型的原生态舞蹈——万人左脚舞”刚刚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当下彝族群众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964.
从"没有文化和知识分子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瞭望》见证了中国文化发展的30年。邓小平:不要横加干涉  相似文献   
965.
正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这一地域上,生活于斯的各时代、各地域、各民族的人群,其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复杂多样、丰富多彩。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族群、各文化与宗教,在这里不断碰撞冲突,交叉整合,多样统一,和而不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从上古先民至今,中华文化虽历经曲折变化,不断改易,然顽强地一以贯之地延续了下来,没有被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中断,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在人类文明史上,尚没有任何一个文明具有如此的柔韧性、连续性。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了内在自我的独特  相似文献   
966.
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影响国家政治生活方式,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家文化的原生态决定了政治体制的双重特质。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传统家文化的实际出发,革除体制的不良成分,继承和发扬合理的成分。注重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树立民本价值理念、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同时学习和借鉴别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从而不断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967.
杨凤城 《前线》2014,(8):56-57
<正>怎样对待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执政历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的任务,要求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0年1月,毛泽东又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进一步提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此后,"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为人熟知的基本立场。改革开放后尤其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起,随着对外开放的全方位拓展,随着社会利益格局和人们价值观选择的多样化发展,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越来越受到执政党和民众的重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随着国际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不断深  相似文献   
968.
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文化效应,既来自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也来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以其独有的文化背景、文化基因、文化意蕴,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成功注入有特色、有文化底蕴的文化效应。纵观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历程,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来看待和分析当前文化建设产生的积极效应,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向着  相似文献   
969.
本文认为家国一体观是传统中国最广泛持久的国家观,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家与国的同构;一是家与国的共理。所谓家与国的同构是指家与国(包括法)都是一体两元主从式多样化的构成,这是它的形式结构;所谓家与国的共理是指国家政治(包括法)道德化,这是它的内涵实质,而贯通它们的是传统中国的道德文化原理。家国一体观是一种适合传统中国且至今还有影响的国家观,但它本质上仍是一种传统的臣民国家观,因此,分析其得失并加以取舍,这既是历史又是现实的课题。对当代中国而言,政治道德化不必要,但对政治和法律(包括为政者和执法者)的道德要求不能放弃,同时充实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现代政治原则,以使我们从传统的臣民国家观转变为现代而又不失中国内涵的公民国家观。  相似文献   
970.
王诗露 《学习月刊》2014,(12):14-15
在当今世界的舞台上,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领域,并愈益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正在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来说,提升文化软实力并不是一种趋附世界新潮的即兴应景之作,而是一项关乎民族复兴大业的硬性的战略任务。中华和合传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本根和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