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9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7篇
法律   1143篇
中国共产党   813篇
中国政治   827篇
政治理论   188篇
综合类   6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张磊 《天津检察》2007,(2):33-34
立功制度是我国刑法适用中富有特色的重要制度,其立法目的既在于鼓励犯罪嫌疑人用实际行动悔罪、改造.也在于创造条件侦破案件、提高打击犯罪行为的效率。立功制度在《刑法》第68条和《监狱法》第29条分别有规定,厘清这两条规定有何区别,对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立功制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2.
辛国恩 《河北法学》2001,19(4):34-37
我国目前社会犯罪和监狱押犯不断攀升的严峻现实及其不容乐观的发展趋势,迫切要求我们加速刑罚执行制度的改革创新,及早建立中国特色的罪犯社会执行制度,从而有效地完成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综合治理社会犯罪的艰巨任务,切实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223.
《传承》2009,(11):17-17
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从滔滔长江中,艰难地驶向大海。1954年,中国政府在中央财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拨出巨款,采购了苏联制造的四艘驱逐舰;1962年,第一艘  相似文献   
224.
丁晋清 《党课》2009,(1):10-19
教学对象: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教学目的: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伟大意义和宝贵经验,坚定改革开放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225.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实行阳光行政和法治行政是当今的一个世界潮流,《公开条例》的颁行具有里程碑意义;政府信息公开法具有现代的法治理念和理论基础,其立法目的首先是实现和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服务宗旨和便民原则是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基本原则体系中的一个亮点;从年度报告看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实践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公开条例》实施过程中需要认真解决好认识问题,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法的革命性作用。  相似文献   
226.
1949年4月20日20时,人民解放军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豪迈口号鼓舞下,发动了伟大的渡江战役。一时间,万炮齐鸣,千帆竞发。英勇的解放军将士和人民群众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长达500公里的江面上,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直冲对岸,国民党军苦  相似文献   
227.
海峡两岸经济刑法中显性目的犯的立法存在许多共性与个性。两者在显性目的的内容上多有贪利色彩。一般都对经济刑法的显性目的犯设置了罚金刑等刑罚。在个性上,有时不宜简单做出好与不好(优或劣)的判断。总体上双方均有值得对方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28.
杜先涛 《工会论坛》2008,14(1):120-121
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解,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高校学生日常管理、高校软环境、专业和网络课堂、个人的人际活动之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新途径,发挥其合力作用,实现其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229.
为打击日益猖獗的洗钱犯罪活动,我国在洗钱罪的刑事立法上也日趋完善。然而,仍存在很多缺陷,不利于实现打击洗钱罪的刑事立法目的。本文重点就理论界争议较大的洗钱罪主体范围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并如何在规范刑法上体现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30.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即《刑法》第224条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司法实践中,能否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认定合同诈骗罪的关键和难点。一个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怎样,别人一般很难知道。但任何人的客观行为必然受其主观心理活动支配,其主观心理活动必然在客观行为上有所反映。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以行为人的客观行为来推测其主观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