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305篇
中国共产党   747篇
中国政治   599篇
政治理论   202篇
综合类   2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有一次唐太宗到大理寺监狱看犯人,400多死刑犯没有人喊冤,唐太宗当即决定释放他们回家.明年秋收后再回来报到。一年之后一个不少都回来了。这就是贞观时期很有名的象征,400死囚来归狱。  相似文献   
972.
实施依法治国方针、推进依法行政进程、建设法治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就治国理政工作作出的战略部署。为落实前述战略部署,包括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上海市各级政府和部门于2000年起,围绕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新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的行政区之一"的总体要求,持续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其内容包括集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压缩行政审批收费,  相似文献   
973.
鞠成伟 《前线》2015,(2):8-10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法依宪执政要"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依宪执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74.
依宪执政的提出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能力深刻认识的结果.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前提,是对依法治国的深化,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不仅要求党承认宪法的权威,还要求党提高宪法能力以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及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75.
读点经典     
《当代贵州》2012,(9):59
《荀子》二则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天论》)《韩非子》二则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有度》)  相似文献   
976.
倪洋军 《党课》2011,(20):68-69
毛泽东,一个与伟大永远连在一起的人,是他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成功地带领着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和他的战友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77.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已载入我国宪法,这是我国政治运行体系的重大改革,也是反腐倡廉的一条根本战略方针。依法治国,概括地讲,就是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依法治国既要求立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更要求政府和公职人员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各项社会事务。腐败的实质是利用公共权力,以权谋私,进行钱权交易。公职人员能够随意行使职权的外部环境,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走依法治国之路,实现现代法治,必然要求把国家权…  相似文献   
978.
南方朔 《南风窗》2012,(26):98-98
如果中国以新的常识治国,发展出一套均富模式,不但其他新兴国家乐于效法,对西方社会也会有启发,这才是中国对世界做贡献。近年来,我乐于看到中国的崛起,但更关心未来中国的何去何从以及中国政府如何回报它的人民。因此我对中共新领导人的上台就任,也就充满了期待。我期待中国的官学商精英能在未来的20年里,为中国做一番改头换面的大改革,不但造福人民,也能  相似文献   
979.
何平 《当代党员》2013,(2):66-67
党的十八大首提“美丽中国”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要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  相似文献   
980.
《人民政坛》2013,(3):42-43
顾功耘在《法学》2013年第1期载文《宪法法律在治国理政中的定位反思》认为,应使宪法法律能够在治国理政中发挥应有的效能。首先,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律法至上,究竟谁至上?唯有坚持充法法律至上,才是正确选择。十八大报告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宪法法律至上,是指治国理政的行为准则和纠纷裁判的依据和标准问题,已经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置于其中。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如果没有内化为宪法法律规范的话,并不能直接作为我们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和行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