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6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7篇
综合类   1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检察预审,即检察机关对直接受理案件在立案侦查终结前,对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予以核实,对侦查过程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决定是否移送审查起诉的预先审查活动。预审机制是检查证据质量的重要措施,是规范办案程序的及时监督,也是应对翻供现象的有效途径。一、检察预审中存在的不足(一)整体制度建设不完善。当前,检察预审机制内容尚未进入法律条文和全国性规范化文件,因此不同地方的检察院在实行预审机制时都要从头开始探索,逐步落实人员、方式等相关内容。各地检察院落实预审机制固然要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规章  相似文献   
52.
辛颖 《法人》2015,(3):52-53
较之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的市场经济体系发育更趋滞后、法制不健全问题也更加严重,相关监督机制的缺失更加凸显企业管理人员权力的膨胀,接连的案发印证了"中国金融一大风险是来自于金融业内部的贪腐"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53.
核心提示:秦淮区市容管理系统窝串案从立案到侦查终结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真正体现了依法、高效率的办案。该案的侦破具备三个显著特征:(1)充分、扎实的初查工作;(2)严密正确的工作部署(3)人性化的办案。三者缺一不可,方能将最初只是一封涉嫌伪劣产品的举报信彻查出上百万元的窝串案。  相似文献   
54.
在侦查程序中,疑案如何处理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目前的刑事诉讼法制度层面上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司法过程中出现了疑案处理结果非法化、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难以撤销的问题。混淆了侦查终结与疑案处理两个不同的概念,疑案如何处理背后展现的是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如何撤销这一最本质的问题,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路径,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犯罪嫌疑人身份异议和撤销制度。  相似文献   
55.
被告人李仕彬,男,1963年11月9日出生,汉族,硕士研究生文化,原系四川省内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曾任中共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区委书记。2011年6月17日,因涉嫌滥用职权罪被逮捕,2011年8月16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一个月。被告人李仕彬滥用职权、受贿、贪污案,由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于2011年6月...  相似文献   
56.
高检发研字〔201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经2013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现将李泽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案,卫学臣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袁才彦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三个案例印发你们,供参考。最高人民检察院2013年5月27日  相似文献   
57.
侦查终结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最后程序,在刑事诉讼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而我国的侦查终结制度在理论和设计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和弊端。造成了司法应用的混乱。设立侦查期间、明确侦查终结条件、建立案卷材料全部移送制度及完善监督制约和救济机剁。是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8.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9条、第141条、第162条,分别对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审判机关,依法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提起公诉的案件、作出有罪判决的案件的证据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那就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由此可见,我国法律对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审判机关对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的规定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9.
最近,随着我国台湾地区陈水扁家族贪腐弊案的侦查终结起诉,该案愈来愈成为全球华人关注的焦点,同时负责侦办此案的台湾检察机关也受到了空前关注。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台湾检察制度的了解还不充分,为此笔者根据扁家弊案的相关报道,试对台湾检察制度的某些特点进行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60.
对于在侦查期间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案件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或者提起公诉以后,受理案件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是否需要重新对适用逮捕的情况进行审查,法律没有作出规定。实践中通常的作法是,对需要变更或者解除羁押的,依法变更或者解除,但对需要继续羁押的,则依据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