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115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227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颁布于2002年12月28日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依法成立的民办学校具有法人的法律地位,但直到2011年“两会”仍有代表提出,“民办学校法律地位不清是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其中诟病最甚的是民办学校“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类属的问题。法人类属决定着法人权利和义务的构成及实现方式,民办教育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于这个问题。民办学校之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到底有什么样的纠葛?这是个值得认真从法律角度厘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马文斌 《法制博览》2015,(8):244-245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推行实施、发展循环经济要采取因地制宜、公众参与、注重实效、政府推动的方针,由各级政府部门负责协调、组织、监督本级循环经济发展工作,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要承担起相应责任,这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得以实施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43.
《海南人大》2009,(12):6-7
本刊讯(人宣)11月25—27日,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海口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海南省集体合同条例》、《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海南经济特区安全生产条例》、《海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海口市社会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的决定》多项法规议案。  相似文献   
44.
陈翥 《学习月刊》2010,(17):15-16
2009—2010年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09年12月24日)和《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2010年3月15日)。这是继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后.首批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相似文献   
45.
《天津政报》2008,(4):35-37
<正>津政办发(2008)1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市商务委《关于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相似文献   
46.
《法治与社会》2007,(6):4-14
《就业促进法》是一部事关国家全局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法律。促进就业的政策要上升到法律规范的层次,在现阶段还不可能用别的法律替代。因为就业压力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也绝对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它需要采取长期有效的,相对稳定的法制措施,让它法制化,具有非凡意义,而且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4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48.
陈统奎 《南风窗》2008,(21):61-64
一场财务危机正在降临民办中小学。症结在于,随着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出台和公办学校教师待遇的提高,"高薪养师"不再是民办学校的王牌。以上海为例,如今公办学校:在每一名学生身上花的费用已经远远超过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民办学校面临着异常残酷的被公办学校"洗牌"的风险。  相似文献   
49.
古有谚语:学艺为糊口。这里的学艺自然是指拥有某种技艺的人,类似“术业有专攻”中的“专”。于今天而言,也就是某种职业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简称《就业促进法》)是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  相似文献   
50.
论就业歧视的狭义界定——我国就业歧视法律规制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姝 《当代法学》2011,(4):108-115
我国的反就业歧视法只有简单的立法框架,关于认定标准和界定规则等核心问题仍没有解决,受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的影响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作法。遵循基本法理并以解决我国实际问题为导向,提出就业歧视的狭义界定标准,不采纳直接歧视与间接歧视的类型划分,并将就业歧视限定在劳动者获得工作机会的行为阶段,其法律关系清晰简单而便于操作实施,可以作为推进我国就业歧视法律规制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