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91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69篇
各国政治   277篇
工人农民   389篇
世界政治   110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2篇
法律   10562篇
中国共产党   6963篇
中国政治   11994篇
政治理论   2058篇
综合类   5277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576篇
  2022年   701篇
  2021年   1023篇
  2020年   1246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482篇
  2015年   958篇
  2014年   2567篇
  2013年   2799篇
  2012年   2827篇
  2011年   2936篇
  2010年   2754篇
  2009年   2995篇
  2008年   3689篇
  2007年   2801篇
  2006年   2336篇
  2005年   1768篇
  2004年   1352篇
  2003年   998篇
  2002年   1212篇
  2001年   961篇
  2000年   748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进入2021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再次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作为与老百姓“距离最近”的法律,民法典的实施,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其实施水平和效果,更是直接关系到每一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民法典的“落地”,不仅面临着大量的新旧法律的衔接适用问题,如何处理好民法典与其他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也是正确实施民法典的应有之义。最高法院于2020年12月30日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并修改制定了第一批与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但《民主与法制》记者梳理民法典各分编时发现,仍有大量的法律问题和操作细节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由此可见,民法典要在全社会落地生根,真正成为一部对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的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让法治中国行稳致远,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22.
助推抗疫特别国债等资金落到实处,让百姓感受"钱袋子"里的民生温暖,持续关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助力出台"长出牙齿"的决定,聚焦财政农业农村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坚持走好乡村振兴路……这些组成了2020年预算工委实打实的工作答卷。  相似文献   
23.
跨境旅游是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经济增长点。跨境游客作为核心要素,其权益保障是跨境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基于信息不对称、语言障碍、停留时间有限等因素,跨境游客权益保护存在诸多行政与司法困境。"一带一路"国家间应开展跨境游客保护国际协同与合作。从建立跨境旅游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多语种跨境旅游联合投诉、构建跨境旅游纠纷联合调解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跨境旅游纠纷在线解决、开展紧急情况联合救援合作保障跨境游客人身安全等具体路径,全方位构建一套完整的跨境游客权益保护合作机制,作为"一带一路"跨境旅游业发展的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24.
党刊精粹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科学指南《求是》2021·03知识产权制度是近代科学技术与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自英国1623年颁布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专利法《垄断法案》起,世界知识产权制度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放眼世界,凡是知识进步、经济繁荣的国家,无一不是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的国家。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5.
2020年高考政治充分利用情境为载体,以问题设问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对归纳思维能力的运用,以此来检验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的流畅性。如何活用归纳思维突破高考政治试题,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本文以2020年高考政治试题为例谈谈两种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26.
我国刑法对诽谤罪采取自诉为主、公诉为补充的双轨制模式。由于刑法但书“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公诉依据具有模糊性,同时司法解释本身缺乏解释力和可操作性,存在同义解释、近义解释等问题,加剧了公诉诽谤罪和其他罪名之间的冲突和竞合,特别是当被害人为地方领导干部时,诽谤罪的公诉权在实务中存在被滥用风险,部分限制公诉权的要件在实务中被淡化甚至忽略。从相对狭义的角度看,“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只有在行为人对侵犯个体法益具备主观故意,但对侵犯社会法益或国家法益不具备主观故意(或无法证明其具备故意)的情形下,才有其独特的法律适用价值并不与刑法其他罪名相冲突。为妥善处理和平衡诽谤犯罪中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关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内外部变化,建议通过修改我国刑法,将诽谤罪区分为情节不严重、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三种形态,为充分保障宪法权利,情节不严重的不作为犯罪处罚;为充分保障自诉权,情节严重的为绝对告诉乃论;为依法惩治犯罪,对符合特定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情节特别严重的诽谤犯罪可以依法公诉,以维护网络信息秩序。  相似文献   
27.
28.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维护英烈名誉是传承弘扬英雄烈士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向互联网法院提起该类民事公益诉讼应重点把握管辖权的处理、互联网法院的证据标准、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实际侵权人的锁定以及合理探索适用诉前公告等问题。  相似文献   
29.
2020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纪恒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论述精神的学习领会,提出各级民政部门要提升对民政工作政治性、群众性、时代性、协同性等"四个特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0.
张竑 《奋斗》2020,(3):8-10
《求是》杂志2020年第2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创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系统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等问题,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