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2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14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信息员是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瓶颈问题和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的关键力量。本文对国内2007年以来灾害信息员人才队伍发展状况和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认真反思近年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提出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灾害信息员及其发展状况中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的损失大。目前,中国各级灾  相似文献   
102.
【本刊讯】2月25日召开的会议邀请了福州市政协调研室副主任曹波作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辅导讲座。会议进一步加深了信息员对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完善了特约信息员队伍,明确了信息工作的重点和量化标准。会议向政协特约信息员颁发了证书。  相似文献   
103.
为及时、全面掌握来自基层一线的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自去年12月以来,兴山县委把党员信息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部署,通过采取分类聘任、健全保障、强化职责等举措.打造了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强有力的党员信息员队伍。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海南省民政厅按照《国家防灾减灾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和《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遵循防灾减灾人才成长规律,以提高防灾减灾人才能力素质为核心,以完善灾害信息员结构规模为主线,通过加强培训、优化结构、严格管理等方式,努力培养造就了一支规  相似文献   
105.
吴桂红 《世纪行》2013,(6):22-22,27
我自2006年调入襄州区政协以来,主要从事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这个辛苦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圆满完成了襄州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我撰写的新闻稿件被《人民政协报》采用25篇次,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2篇,被省政协采用32篇  相似文献   
106.
《新长征》2013,(9):43-43
<正>公主岭市委在全市社区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了亲民、安民、便民、富民、乐民"五民工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每个街道都依据自身情况,开展有特色的活动。东三街道在实施"亲民工程"中,健全了民情信息员队伍,完善了特殊人群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并实行了领导干部联系点、联系户制度和重要社情民意随  相似文献   
107.
崔鹏飞 《中国减灾》2012,(15):34-35
近年来,湖北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从加快制度创制、完善应急机制、加强应急值守和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强化救灾工作技术支撑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各级救灾应急能力,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救灾保民生中的主力军作用,有效应对了诸如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10年暴雨洪涝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减灾》2012,(17):50-51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自然灾害多发,救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近几年,受气候异常影响,旱灾、风灾、虫灾、雹灾、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频次明显增多,给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难。为提高灾害应急救  相似文献   
109.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坚持以《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通知》为指导,从畅通灾害预警渠道入手,着力推行和完善灾害信息员体系建设,把灾害信息预警触角延伸至村级,有效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和群众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10.
韦保新 《中国减灾》2012,(5X):54-55
<正>在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奋战在防灾减灾一线的地方民政救灾系统多位同仁也从中心发展、中心在我国防灾减灾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影响等角度,抒发了地方民政减灾系统对中心成立的祝贺,表达了对中心十年来给予地方大力支持和帮助的感谢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