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法制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运作机制法制化观念淡薄 ,法治力度不够 ,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不良信贷资产的主要根源 ,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法制化是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市场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2.
关宁 《长白学刊》2004,(5):83-84
防范不良资产的重点不在其产生后如何处置,而应着眼于贷款前的风险源头控制.这就需要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实施信贷政策的导向机制;坚持稳健的经营原则,把好信贷审批投放关;建立客户评价系统,完善信贷风险评估体系;推行客户经理制、落实信贷工作责任制.  相似文献   
23.
24.
25.
王红夏 《理论月刊》2005,(3):150-15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自由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各国银行经营风险增大,对经济稳定和银行稳健经营造成严重的威胁与挑战。1997年7月,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银行的不良资产诱发金融危机,进而导致全面危机,甚至政治、社会危机,因此,如何化解银行巨额不良资产,避免引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成为各国政府、监管机构、商业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中国金融业存在的大量银行不良资产,构成了经济安全运行的最大隐患,金融业的“健康状况”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因此,有必要对银行形成不良资产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如何化解银行不良债权,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6.
小额信贷受农户信用影响较大,其根本制约因素在于贷款机构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目前已有的较为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无不利用社会资本实现信息对称,建立起降低信贷风险的机制.以社会资本降低小额信贷风险,应当将小额信贷组织小型化、当地化,建立农户信用水平分层机制,加强社会资本培育,因地制宜发展.  相似文献   
27.
《政策瞭望》2007,(9):54-54
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日前联合出台《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项目  相似文献   
28.
29.
本文着重从国外银行业贷款管理的优良做法、贷款新规对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提出对流动资金贷款、流动资金需求额度测算的理解,并对贷款置换、股东借款用于企业等问题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30.
豫政办〔2 0 0 1〕 1 1 1号 (二○○一年十月三十日 )  为有效制止我省企业逃废金融债务行为 ,保障金融债权安全 ,大力整顿社会信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企业逃废金融债务有关情况的通知》 (国办发〔2 0 0 1〕 2 7号 )精神 ,结合我省实际情况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 ,下大力气制止企业逃废金融债务 ,保障金融债权安全 ,做好整顿社会信用工作。要立足全局 ,着眼长远 ,兼顾银企双方的利益 ,克服片面追求地方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倾向 ,正确处理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