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42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52篇
各国政治   143篇
工人农民   307篇
世界政治   7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5篇
法律   5129篇
中国共产党   3322篇
中国政治   4148篇
政治理论   1418篇
综合类   249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425篇
  2014年   1172篇
  2013年   1209篇
  2012年   1498篇
  2011年   1608篇
  2010年   1468篇
  2009年   1508篇
  2008年   1631篇
  2007年   1293篇
  2006年   1153篇
  2005年   923篇
  2004年   795篇
  2003年   624篇
  2002年   586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人际关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等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干部监督工作难度加大,尤其是对有些单位、部门和地区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工作难度愈来愈大。因此,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已刻不容缓地成为党的干部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32.
我国刑法对诽谤罪采取自诉为主、公诉为补充的双轨制模式。由于刑法但书“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公诉依据具有模糊性,同时司法解释本身缺乏解释力和可操作性,存在同义解释、近义解释等问题,加剧了公诉诽谤罪和其他罪名之间的冲突和竞合,特别是当被害人为地方领导干部时,诽谤罪的公诉权在实务中存在被滥用风险,部分限制公诉权的要件在实务中被淡化甚至忽略。从相对狭义的角度看,“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只有在行为人对侵犯个体法益具备主观故意,但对侵犯社会法益或国家法益不具备主观故意(或无法证明其具备故意)的情形下,才有其独特的法律适用价值并不与刑法其他罪名相冲突。为妥善处理和平衡诽谤犯罪中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关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内外部变化,建议通过修改我国刑法,将诽谤罪区分为情节不严重、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三种形态,为充分保障宪法权利,情节不严重的不作为犯罪处罚;为充分保障自诉权,情节严重的为绝对告诉乃论;为依法惩治犯罪,对符合特定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情节特别严重的诽谤犯罪可以依法公诉,以维护网络信息秩序。  相似文献   
833.
东山涛 《检察风云》2007,(22):66-68
1927年春夏之交,第一次国共合作随着北伐军的节节胜利,看似轰轰烈烈,大有席卷中华,直捣黄龙之势.然而,就在这需要双方精诚合作、亲密无间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沉积已久的理念和利益之争,却在此时来了一个总爆发.……  相似文献   
834.
数据产权是经济学和法学学科交叉背景下的复合问题,面临着学科逻辑范式的冲突以及效率与权利(益)的本位偏异,这也是数据产权研究分歧不断的原因所在。从分歧的起点出发重新寻找数据产权问题的共识域,发现以利益均衡为连接点,平衡效率、人权、公共三重价值取向,才能实现数据产权的规范性整合。传统“个人—企业”二元主体的类型化标准无法有效回应数据产权的复杂场景和利益冲突,应当构建起“数据属性—主体类型”的复合分类标准与“阻断触发”的分阶段判断要素相结合的“2+1”数据产权分类架构。同时,在类型化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数据框架性产权的法律弱保护与均衡约束,相应设定产权实现的负担条件和边界限度,以数据使用权利的适度扩张与激励相容促进多主体数据产权联结,以数据收益公共产品化与数据课税推动数据收益的公平分配,进而实现数据产权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835.
论法学方法论与中国法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引言法学方法论涉及到法学本身所具有的使命和法学学科本身的独立性问题,因此一直处于法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所以,学者认为:"法理学中最为主要者,厥为法学方法论及法目的学二者。"〔1〕法学方法论在法学中重要性的另一个表现是伟大的法学家均是方法论的践行者,如德国的萨维尼、耶林、拉伦茨等,法国的惹尼、日本的我妻荣等,他们都在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  相似文献   
836.
严肃 《犯罪研究》2002,(6):74-75
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或者行使职权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者徇私舞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这里指的是《刑法》第九章所规定的犯罪,有23个条文,33种罪名。综观近几年查处渎职犯罪不象查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那样成绩显赫,有其多种原因。笔者对此浅析如下,以抛砖引玉。 一、查处渎职犯罪案件的难点  相似文献   
837.
专职代表制之可行性再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专职代表制和兼职代表制是两种不同的代表制 ,理论界对于我国能否建立专职代表制仍有不同看法。本文试图就专职代表制在我国的可行性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证并做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38.
随着“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重组和新阶层的出现,各阶层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和矛盾。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控制和协调好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各阶层社会成员和谐共处,为实现党的社会发展目标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839.
人民内部矛盾是与“敌我矛盾”相对应的.指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后.改革已从主要是利益调整转向利益调整和利益增进并重.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特别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与公平兼顾.更加注重公平:从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转向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都要兼顾公平与效率。与此相适应,人民内部矛盾又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表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840.
尽管我国民法典以独立成编的方式规定了人格权,但是,由于对人格权的概念存在巨大争议,所以,从民法典人格权编的具体内容和规范来反观人格权的实证概念对于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更具有意义。从我国民法典的内容看,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实际上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对人格权的保护,二是对人格尊严的保护。隐私权与信息的二元保护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因此,不能认为人格权编中保护的都是人格权。必须把人格权的概念与人格利益区分开来,从而决定其保护程度与救济措施的差别。另外,从表面上看,虽然看起来都是相同的权利(人格权),但是,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人格权与自然人的人格权建立在完全不同或者说完全不相关的基础之上--自然人的人格权是以人的自由和尊严为核心的,而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所谓人格权完全是技术处理的结果。当然,这种处理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处理。荣誉权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具有人格权的特征;虽然民法典对其予以了明确规定,但是,荣誉权确实不应该是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表现,我们在实践中应当将其作为一种特殊权利对待。总之,人格权可以定义为:自然人享有的人之所以为人的主体性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是个人自由、尊严在民法上的具体体现。法人仅仅享有与自由和尊严无关的名称权、荣誉权和名誉权,但法人的名称权、荣誉权和名誉权在实质上不是人格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