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97篇
中国共产党   272篇
中国政治   359篇
政治理论   98篇
综合类   1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本文采用概念史的方法,借助古史学家关于古代希腊与罗马自由概念的考证,深入辨析所谓"古代人自由"的复杂内涵,并对政治思想史上关于自由问题的"古今之争"做出评析,从而获得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352.
儒学中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也有着可借鉴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儒学中的精华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只有做到知性德育与生活德育有机结合、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批判的继承与发展的继承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儒学的德育功能,践行十七大精神。  相似文献   
353.
陈阳 《理论文萃》2008,(1):55-63
雅典对苏格拉底的审判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转折和旋涡,标志着雅典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的冲突——言行合一传统的颠覆和古典民主思想的式微。罗马共和末期,塞涅卡拒绝法庭审判而由学生尼禄赐死,则意味着一种转折,在他那里,古典政治学终结了。相反,一种对近代影响巨大的政治理论开始出现:国家与政府只是堕落的时代中人类不得不承受的命运安排,善与正义的完全实现意味着国家与政府的消亡。古典时代之后,对耶稣基督的审判,开创了基督教政治思想的时代。  相似文献   
354.
李明 《求索》2008,(9):119-121
心本体论是唐君毅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唐氏对道德自我或超越本心这一中心观念的确立,并非以直接正面的理论思辨来达成,而是经由普遍怀疑和无限悲悯之情煎逼而出;基于从多层面、多维度对心之本体的存在及其根本特征之肯定、彰显与阐发,才得以确认字宙人生之真实性和内在价值。正是通过这种本体论诉求,表达了唐氏为“吾人之生命存在”“以立人极”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355.
本文从四个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提出与儒学在汉代的崛起,太学的产生、发展,太学中教师任用、教材选择、学生考试及录用体现出的太学与儒学的关系,太学在国家文教政策的保证下长期巩固了"儒术独尊",论述"独尊儒术"是太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同时太学及其以后的衍化物如国子学、国子监、书院等教育模式又确立了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356.
王晓洁 《新东方》2008,(9):45-48
《眺望人类的新纪元》这本书是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和日本著名思想家、世界活动家池田大作先生在1972年关于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的对话集。这本书深入探讨了人类社会、人性、宇宙生命等问题。他们预言说,今天人类社会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代,其原因就在于人类不断膨胀的私欲,以及有可能在将来会毁灭一切的科技手段,这些都将导致人类的信仰危机、道德沦丧,从而使整个世界陷入空前的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357.
传统儒学诚信观与当代信用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在走向现代化、后现代化过程中 ,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信用缺失现象及其成因。认为剧烈的社会变迁、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 ,无疑使传统的信用体系及观念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对传统儒学的诚信理论进行转化性创造并重建解读体系以教育国民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58.
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是说的一种情感。恻隐之“隐”是一个假借字,本字是“慇”,其本义是伤痛的情感。孟子揭示了恻隐并非一种单纯的情感,而是复合的情感,即是这样一种情感转换过程:恐惧→伤痛→不忍。这种情感乃是儒学的整个理论建构的本源。  相似文献   
359.
儒学文化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入21世纪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将对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深远意义。因此,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借鉴和利用中华儒学的精髓,努力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360.
三、对极端模式与含混模式的质疑。本文的前半部分(见《理论文萃》2005年第1期)列举了十九世纪后期以来。中国人在认识和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模式,这些模式就其价值取向来说,可以分为极端(如“全盘西化”与“儒学复兴”)与折中(如“中体西用”、“西体中用”、“综合创新”)两种;就其内部结构来说,可分为明确(如“全盘西化”、“儒学复兴”、“中体西用”)与含混(如“综合创新”。“西体中用”)两种。显然,每一种模式都是一个自足的理论体系,它们的真实内涵不一定如它们在字面上所说,但这不妨碍通过对它们自己的理论表述进行分析。从而对它们提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