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65篇
世界政治   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46篇
中国共产党   295篇
中国政治   251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从来前线出英雄,但后方工作何尝不干头万绪。当前线战鼓紧擂,后方的心脏跳动着一样的节奏。 第一反应:到岗位上去 4月20日,周六。今年36岁的陆雪,是雅安市石棉县纪委办公室主任。这天,她早早起床,准备给儿子和老人做早餐,突然间站立不稳,窗户琉璃咔咔响起来,灶台上的锅掉到地上。在卫生间躲过地震波,她抱起孩子带上老人,从5楼跑到大街上。  相似文献   
22.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2,(7):80-79
别回来了 那天,机场上,不少家长送儿子前往英国留学。不少当家长的都满怀激动泪水地对儿女说:你混不好你就别回来了!唯独有一位爸爸,面色凝重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我混不好你就别回来了。  相似文献   
23.
65岁的老赵一辈子没打过官司,如今为了“探望权”来到法院,要求儿子每周探望一次。8月21日上午,郑州市惠济区法院的法官表示,经过劝说后老人的儿子已经带着礼物回家看望了父母,老人也表示会考虑撤诉。法官表示,如果真的以判决结案,到时候执行起来有难度。  相似文献   
24.
史载,清代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老来得子,取名宝儿,对其疼爱有加。郑板桥在病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馒头送到床前,却发现父亲早已断气。  相似文献   
25.
大彦 《江淮法治》2012,(2):44-45
儿子长得既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猜忌多年的丈夫终于找到妻子背叛的证据……可事情的发展却引起了更大的悲剧:父母被砍伤,儿子进了精神病医院……  相似文献   
26.
, 《政府法制》2012,(33):64-64
自莫言被宣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山东高密的旧居就成为旅游热点,院中树苗、萝卜等均被拔光。有游客边扯树叶边许愿:“让儿子也沾沾文曲星莫言的光,保佑儿子明年考上北大。”  相似文献   
27.
无尽的思念     
时间如光似电.不知不觉又到了8月份、当我顺手撕去7月份最后一页日历时,一张去年8月13日的旧日历蓦然映入我的眼帘。上面一行字更是赫然写道:“这天是柏林叔叔的忌日,悼念!悼念!!悼念!!!”。显然,这是儿子放的。什么时间放的?儿子告诉我,新台历买来的第一天,他就将这页日历夹到里面去了。  相似文献   
28.
晋绰公执政时期,有个叫解狐的大夫,是名将解扬的儿子。他为人耿直倔强,公私分明,晋国有个叫赵简子的大夫和他十分要好。  相似文献   
29.
2003年1月12日即农历十二月初十,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华北大地天寒地冻,正值严冬,河北省故城县坊庄乡庞庄村58岁的孤寡妇人庞秀玲在自己清冷的小屋内病逝。咽气前身边没有一位亲人相伴,独自乘鹤仙去。几小时后,她二哥的儿子庞文武来屋里看望她时。才发现姑姑已经病逝。庞秀玲是个不幸的女人,早年因种种原因未能嫁人,年轻时就跟随在天津工作的姐姐庞秀兰生活.离开家乡一别就是三十多年。2002年1月。庞秀玲感到自己老了,再加上身体有病,她不想客死异乡,便拒绝了姐姐及外甥们的再三挽留,执意回到河北故城老家。庞秀玲在庞庄村有两个哥哥和三个侄子.大哥庞大喜及其儿子庞海燕、庞海仓,二哥庞金杭及其儿子庞文武。但两个哥哥在她回来之前均早以病逝,所以她回村后便在二哥的儿子庞文武家住了下来。实际上,庞文武并非是庞秀玲的亲侄子。他是1985年11月跟随改嫁给庞金杭的母亲来到庞家的.后改随继父姓氏庞,取名庞文武,那年他才十三岁。文武的母亲自改嫁给庞金杭后来未再生育.庞金杭婚前无子女,庞文武虽做为继子,但在长期的生活中,不仅与庞金杭结下了深厚的父子情份,而且与两个姑姑及其他庞家成员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所以庞秀玲返回家乡居住后.把定居的地点放在了庞文武家。文武对久别而归的姑姑承担起了赡养的责任,在生活上尽力关照,平日里问寒问暖,请医买药,竭尽一个侄子对长辈的孝道。庞秀玲的其他亲侄子庞海仓、庞海燕虽然没有同姑姑住在一起,但也经常隔三差五地过来看看,谁家里做点好吃的,也不忘给姑姑送来一份。在回家后的一段时间里,庞秀玲饱尝和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和护爱。随着时间的推移。庞秀玲的生活渐趋稳定。侄子们对姑姑的关爱也不像以前那么积极和热情。  相似文献   
30.
“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提起儿子离开后的生活。在廉政嘹望记者面前一直压抑着悲伤的李应举,偏过头去,红了眼眶,久久哽咽后,他揉了一把眼睛,继续道,“难以承受。会一直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