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98篇
中国政治   176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先秦道家包含有许多积极进取因素的治国思想,诸如无为而治、修身养性、崇俭戒奢、返朴归真、以退为进、以弱胜强等。其最大特色是顺从自然的文化价值取向,而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则是先秦道家诸子构建和论证其治国方略的哲学基础。先秦道家的治国思想,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2.
作为先秦诸子论学核心话题之一的"道",其古义来自沟通"上"(神祇)"下"(人事)以求道途平安的祭祷仪式,含有祓祟、诅祝之义。"道"字古义此种内涵,在文明昌盛之后被逐渐淡化,演变为"人行之道",而在"天道"思想中呈现为另类衍变。《老子》"道"话语系统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源于"天道"思想,但在春秋时期上层话语系统中,"天道"与"道"仍未统合为一,而是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思想取径:前者可以术数而祈禳沟通之,后者则须以"礼"而与"天"进行某种互动。此际,"天道"与"道"(人道)仍属分离。所有这些,正是先秦诸子所能承接的有关"道"思想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93.
利辛赋     
余川 《江淮》2012,(7):54
利辛者,先秦胡子州来故壤,衣淝襟淮,接阜连涡,天宝物华,满川流金,千秋风流,神奇万象。朗朗云影天光,皎皎人杰地灵。承天地英气,地小物博而山河美壮;浴日月光华,县新意厚而历史悠长。秀哉,利辛!钟灵毓秀,阅尽人间春色。阡陌纵横间,参天白杨;河湖溺地中,岸柳成行。花蕊绽笑,祥隆农庄桃李芬芳;潋波旖旎,蝴蝶泉水泛接天光;树影婆娑,阜濛两岸霁烟迷茫;水鸟和鸣,白鹭洲上绕船月亮;滚滚乌金,熠熠电光耀家邦。更喜民凿茨淮,万民挥镐,  相似文献   
194.
195.
做客之礼     
彭林 《新湘评论》2012,(20):46-47
带着礼物去见朋友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仪礼》当中的《士相见礼》提到,士与土初次见面,一定要带着“贽”,就是见面的礼物。如果主人辞谢,那么客人要说:“不以贽,不敢见尊者。”意思是说,不带着礼物,  相似文献   
196.
《法制博览》2009,(7):42-42
先秦时期,我国史书上曾有洛邑(今洛阳)和陶(今山东定陶)是“天下中心”的说法。当时的中原系指洛阳到定陶一带。  相似文献   
197.
先秦儒家以周“礼”思想为源泉提出了“礼治”思想。“礼治”思想主要概括为“亲亲”“尊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孝忠”思想和“礼法互补,综合为治”等,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我们应该正确评价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治”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8.
《民主》2014,(1)
<正>关于胡适,最大悬疑就是老先生的博士学位问题。余英时先生认为这是无中生有,是1920年左右梅光迪先生挑起的,由此看来,这应是哥大时先生酝酿文学改良和任叔永、梅光迪等先生论争留下的"隐患"。但不管怎么争论,关于他的学位论文却不可能存疑,那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1983年上海学林出版社印行中文版时译名为《先秦名学史》)。从这个名称,稍加一想,任何人即不难看出,不管我们后来给胡适加多少个头衔,胡适是从中国历史起步的,虽然中国传统文史哲不分,这个"史"还是构成了胡适存在的前提,胡适首先是个"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199.
尽管先秦时期奠定的“农本工商末”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但“重本抑末”思想的流变如行云穿梭,诸子各派从各自的世界观出发,各抒己见,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深深地打上了诸子各派经济哲学思想的时代烙印。考究先秦诸子经济哲学思想之本末论,对于研究先秦的经济哲学思想,挖掘、开发其合理的成分,古为今用,仍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0.
论先秦道家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潜隐的道家教育思想,也负载着中国教育的一脉传统,这是与我们的主流化不同的传统,是崇尚自然的、主张自然人本主义的传统。它以自然主义哲学引导的教育目的论,超越了以个人本位或社会本位界定的狭隘范畴,张扬着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命精神。道家教育以自然养生的体育为根本,把完满性人格目标中的真善美一以贯之地融入自然生命之体的“生”的流程,创造着真正身心统一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