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8篇
中国共产党   3792篇
中国政治   581篇
政治理论   102篇
综合类   13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党史、党建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者重要的职责在于研究党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党的建设规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  相似文献   
62.
党史工作要与时俱进,首先是我们的思想要与时俱进。每一个党史工作者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不断前进的,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对党史工作的要求是不断发展的,党史工作为现实服务的内容形式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紧密联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新要求,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63.
《传承》2006,(4):75-75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个会议,从开幕到闭幕,仅用了5天的时间,但是它对中国当代历史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时间的范畴.  相似文献   
64.
叶挺空难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6年3月4日,自从皖南事变后就被扣押长达5年之久的新四军军长叶挺终于获释.  相似文献   
65.
<党史文汇>从1990年第4期发表我的拙笔<陈毅主婚>起,15年来共发表我撰写的反映陈毅、项英等人战斗生涯的纪实文章约40万言.这些文章所以能够问世,是和<党史文汇>的领导、编辑们的慧眼、胆识、才华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6.
赵健 《党史文汇》2005,(7):53-54
抗日战争时期,张磐石同志曾长期担任太行区党委宣传部长,对太行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建国后担任中共华北局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67.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纪念<党史文汇>杂志创刊20周年,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代表中共山西省委,向<党史文汇>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这份杂志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出巨大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20年来为<党史文汇>编辑出版工作做出贡献的所有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68.
率领军部移驻南昌 新四军筹备处1937年10月底在武汉成立.项英12月23日从延安抵达武汉,在新四军筹备处一共12天,除和5个红军游击队的负责人或代表商谈改编、集中事宜外,还多次参加中共中央长江局会议,给中共中央书记处、毛泽东、张闻天、中共中央三次发电报请示汇报新四军编制与干部配备问题,催调来新四军的干部.纷繁的军务、党务,使项英废寝忘食,忙得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69.
蓝式千 《湘潮》2005,(10):4-7
1936年,由红四方面军为主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由徐向前、陈昌浩率领,西渡黄河向河西走廊进发。经过近半年的浴血奋战,仅有400多人的左支队于1937年5月进入新疆保存下来。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西路军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直到20世纪80年代,西路军问题才慢慢接近历史的真相,基本上得到了澄清。陈云不仅援接西路军左支队进疆,并将这批幸存下来的干部培养和训练成为我党特种军事技术干部,而且在新时期为西路军问题的澄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陈云说:“你们是革命的种子,将来可以发展到几千人,几万、几十万人,去夺取革命的胜利”1936年10月,…  相似文献   
70.
刘小梅  梁贤之 《湘潮》2005,(10):41-45
毛泽东一家为中国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第一位烈士毛泽建,被后人誉为“衡山朱凤”,牺牲时年仅24岁。今年10月是毛泽建诞辰100周年,为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女英烈,本刊特组织、编发《“衡山朱凤”毛泽建》、《我的姑姑毛泽建》二文,以飨读者,共忆英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