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33篇
工人农民   119篇
世界政治   1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8篇
法律   1004篇
中国共产党   2664篇
中国政治   3903篇
政治理论   466篇
综合类   7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674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1328篇
  2006年   1586篇
  2005年   838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刘博 《中国公证》2006,(12):71-71
秋末冬初,硕果累累,在这到处充盈着丰收喜悦的时节,中国公证协会举办的第18、19期涉外公证培训班于11月22日在北京正式开班。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的36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中国公证协会新任会长段正坤、司法部律公司副司长施汉生、中国公证协会秘书长江晓亮出席了开班仪式,段正坤会长作了重要讲话。此次涉外公证培训班的举办,正值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闭幕不久,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之时,这对于公证工作者深人学习、认真领会全会精神,全面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并将其运用于公证工作的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上海教育“十一五”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决定》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部分中,专门论述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读《决定》全文,我们又充分体会到,教育对和谐社会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发挥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这种作用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3.
第一,进一步认识了监督法的精神实质和实施监督法的基本要领 大家一致认为.监督法的颁布.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监督法是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多次审议后形成的,凝聚了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大的同志和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实属来之不易。监督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集体监督、有序监督的原则,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人大工作实际的重要法律。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人大监督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4.
李抒望 《前进》2006,(11):40-4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个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在学习《决定》的过程中,搞清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对两者的关系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确,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就能越自觉、越坚定。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体两面,相得益彰,是辩证统一的,其内在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5.
徐振元教授     
《浙江人事》2006,(2):24-24
刘化章,1940年3月出生,浙江工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36.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是不平凡的13年;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战胜各种困难,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13年;也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13年。认真总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张瞳 《工会博览》2005,(12):45-45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第三届职工运动会在月坛体育场开幕。市体育局局长孙康林,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北平,区委书记吕锡文,区委副书记、区长林铎,区委副书记、区人大主任张国玉,  相似文献   
38.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知识创新、传播与应用的基地,肩负着科教兴国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就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实践中充满着诸多辩证关系,正确把握和揭示这些辩证关系并不断地进行理性升华,是搞好作风建设的思想前提。总结工作实践,我认为,重深入、求创新、倡自为、树形象、谋立人,应当成为高校党的干部的目标追求。一、重深入:身入与心入的辩证统一在高校,要加强党风建设,做好工作,重在深入,即深入…  相似文献   
39.
当前,深入学习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针对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实到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实际中去,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0.
贾联亭 《前进》2002,(3):36-38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我们国家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作为道德建设的排头兵和带头人的县乡领导干部,更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严格规范自己,大力加强从政道德建设,以德律政,在内心深处筑起一道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