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25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61.
李龙 《政府法制》2012,(2):41-41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孟子论政,将“诚信”列在“足食、精兵”之前,作为治国之本;西方政治学理论“塔西佗陷阱”说:“当一个政府或部门失去公信力时,不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古今中外,公信力作为政府的立身之本,备受重视。  相似文献   
162.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的基本规则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由于善意取得制度本身的缺陷 ,无法充分保护第三人的利益 ,其保护第三人利益的功能不如公示公信原则周密。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均坚持物权变动须经公示 ,且物权公示具有公信力 ,二者在保护第三人利益方面具有一致性 ,但两者之间无法相互替代。他们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物权行为理论的区分原则和抽象原则为物权变动的公示以及公示的公信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应以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为基础 ,以公示公信制度为原则 ,以善意取得制度为补充构建我国物权法的第三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63.
《公安学刊》2014,(4):F0002-F0002
7月4日,历时3个月共14期的全省公安机关“增强执法自信和执法公信”专题轮训圆满结束。本次培训是浙江省公安厅根据当前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需要作出的重要决定,重点轮训全省公安派出所所长,市公安局执法勤务机构的支队级正职,厅高速公路交警总队和厅机场公安局所属支队级正职,参训人员1451名。  相似文献   
164.
司法裁判需要规范性依据,这是司法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在制定法规范不能满足司法解决纠纷的需要时,从法律的原则和社会生活中寻求规范的来源。民间规则在司法裁判中的合理运用可弥补国家制定法的不足,同时也是法官作出正当性裁判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法官作出的司法判决得到公众的普遍接受,提升司法公信力。当然民间规则在司法裁判中的运用也是有限度的,对其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应保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65.
游伟 《民主与法制》2013,(22):64-64
公开是公正的前提。司法公正,同样需要以“公开”作为保证。司法过程只有真正做到依法全面公开与透明,才能促进司法的公正,确立司法的公信。  相似文献   
166.
, 《人大研究》2013,(2):51-52
2008年以来,全省法院紧紧依靠各级党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和政府、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2008。2011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7.8万件,结案率为99-3%;2012年1~10月,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53570件,同比上升17.56%,结案率为85.08%,同比上升1.93个百分点。五年来,全省法院“服务大局、完善机构、公信立院、夯实基础”四驾齐驱,不懈努力,共同开创出甘肃法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7.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家事纠纷案件在人民法院积聚。研究家事案件审理中的司法公信建设问题,有助于在案件审理中更好地实现公正与效率、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针对家事案件应完善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庭设置及审判人员专业划分;强化法官责任意识;加强对恶意诉讼行为、藐视司法权威行为的制裁;加强审调有机结合和专业调解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68.
李绍章 《法人》2004,(4):68-69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判定其实是对债的相对性的突破,但无论如何突破,也不能动摇其相对性这一显著特征的地位。因此,我们应将第三人过错作谨慎处理,以“直接故意”判定,并把它作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检测器  相似文献   
169.
法官作为中立的裁判者,按照特定的程序和标准分配正义,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法官职业地位的不断提高,法官职业作用的日益重要,使社会公众对法官的职业操守赋予了更高的期望,对法官的职业形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法官的审判权是法律赋予  相似文献   
170.
刘梅繁  刘沛贤 《法制与社会》2011,(10):118+127-118,127
司法公信的"公信",包含了公众的司法知识、对司法的情感和对司法的评价等组成要素,同时可分为感性的"公信"与理性的"公信"两种状态。本文指出提高"司法公信"的重要途径在于加强与民众的交流和沟通,以期博得公众的正确认识、理性评价和合理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