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82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307篇
各国政治   434篇
工人农民   488篇
世界政治   14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76篇
法律   7244篇
中国共产党   14073篇
中国政治   15821篇
政治理论   6875篇
综合类   10712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781篇
  2022年   782篇
  2021年   894篇
  2020年   894篇
  2019年   623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521篇
  2016年   897篇
  2015年   1724篇
  2014年   4318篇
  2013年   4008篇
  2012年   5051篇
  2011年   4897篇
  2010年   4579篇
  2009年   4594篇
  2008年   4885篇
  2007年   3495篇
  2006年   3135篇
  2005年   2433篇
  2004年   2226篇
  2003年   1881篇
  2002年   1878篇
  2001年   1459篇
  2000年   1077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论社会中介组织的新一类经济法主体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法学学科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研究成果交集指向其社会性和中介性,它构成了经济法上社会中介组织的理论基础。法学视野中的社会中介组织处于社会公共经济管理关系中时,民法和行政法无法调整该社会关系。社会中介组织的本质与经济法的宗旨、性质、价值本位等高度契合,其因此具有了新一类经济法主体的唯一身份。经济法主体视角下的社会中介组织理论有利于解决专利权滥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公益诉讼、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构建等难题。  相似文献   
92.
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角度审视农村税费改革的必然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相对于农民的"私人产品"而言,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产品.  相似文献   
93.
94.
95.
96.
台湾青年学生越来越看好祖国大陆的发展前景,看好祖国大陆的高等教育水平,选择到祖国大陆高校求学深造。 每到高考时节,大陆的高中毕业生为决定报考哪所大学,学习哪个专业,每天抱着一大本一大本的资料苦读,或  相似文献   
97.
公共信任作为一种功能化的社会机制,是一个社会促进与实现和谐的内生性条件与人文环境。我国市场化的社会结构转型和由此引发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契约化,不仅引起我国传统公共信任的结构、演化机制及关系序列发生变化,而且导致公共信任在社会转型期的重构发生结构冲突以及与社会信任、个体信任关系的疏离,进而影响到政府自身的职能转化和政府促进社会和谐的角色扮演。  相似文献   
98.
经济行政法作为行政法的部门法或特别法 ,是指调整国家经济行政主体的设立和活动以及经济行政主体与经济行政相对方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体系可分为宏观调控法、专业经济管理法、市场管理法、国土资源与国有资产管理法 ,其立论基础是法治行政原则。  相似文献   
99.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5页)毛泽东一生致力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功。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创者和最杰出的代表。他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作的艰辛探索,他创造和积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今天对我们仍然很有教益。  相似文献   
10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一命题的提出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也是当前我们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1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解读政治文明 ;  2 .新时期建设政治文明的客观必然性和重大意义 ;  3 .政治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