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7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259篇
中国政治   142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5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滑县公选村党支部书记挖掘大学生村干部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大学生村干部提供更多展示自我、施展才华的机会,滑县结合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和用人机制方面大胆尝试,拿出上官镇空缺的两个村党支部书记职位,在全县大学生村干部中进行了公开选拔。该县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和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网上报名、资格审查、现场答辩、党员干部群众评议、综合考察的程序进行公选。拟任用人员在镇、村公示一周无异议后,进行岗前培训,并通过“双向选择”与组织确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任职岗位。  相似文献   
102.
1.中纪委十七届五次会议提出:要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和整治消极腐败现象。你是如何理解消极腐败的?应当如何去整治?  相似文献   
103.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和质量,事关党的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对于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04.
健全和完善村级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是改革和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针对近年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总结了"两委"交叉任职、"公推直选"、"四议两公开"等多种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实践模式.这些实践探索,对于解决农村党的建设的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弊端和局限.当前的重点是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村级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提高村级治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5.
励东升  李桦 《传承》2011,(6Z):13-15
成都市新都区是四川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试点之一,由于推进"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试点工作开展的较早,制度化水平较高,并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保障,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制度创新成果。对新都区"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试点工作的产生背景、运作过程、经验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思考,对于更好地破解体制内民主化发展困境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现行乡镇政权权力运行机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各种问题.为了提高乡镇政权的施政效率,近年来一些地方,进行了以"公推直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尝试,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种模式:只直选乡镇党委书记;只直选乡镇长;直选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长; 直选乡镇党委书记,再由书记提名组阁.这四种"直选",虽然对基层选举制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扩大了干部任用的民意基础,但也在冲击和突破现行乡镇政权权力运行机制,带来了乡镇政权权责关系的混乱和冲突.在这此基础上提出的"一体化公推直选"改革设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建构乡镇政权权力运行新机制的途径和方法,为进一步深化基层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党风民主制度的创新提供了决策参与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发展党内民主,关键是实现党内“授权”与“领导”的有机统一,重点是规范党内权力关系和发展基层直接民主并重推进。规范党内权力关系是规范党内权力的“委托代理”关系,改变自下而上的权力授受“弱化”和“虚化”的现象。真正落实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提升党的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作用;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干部选任在各个层次都要增强竞争性。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最主要是推进基层直接选举。要择机全面推开乡镇公推直选,并进一步探索县(市)层面的党内公推直选试点。  相似文献   
108.
胡小君 《学习论坛》2004,(11):68-71
选举制与公选制是我国县、乡干部选拔制度的两种重要方式。近年 ,由于对党管干部原则的适应性不同 ,县、乡党政干部竞争性选举改革进展较为缓慢 ,形式多样的公选制创新有很大发展。在现行政治体制下 ,选举制和公选制均有诸多的局限性 ,但相互之间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今后的县、乡党政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应将公选制与选举制对接 ,通过公选制产生初步候选人 ,在此基础上实行党政正职领导人选举产生 ,副职领导人和部门领导人由当选正职领导人提名通过的组合式选举 ,以实现党管干部、竞争性选举和团队精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9.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前,全国各地对此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如某县在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中,有一职位15人报考,经过笔试、面试后,进入考察圈前三名的笔试成绩即公共科目和专业知识科目的平均分都只有50多分,面试成绩也都只有60多分。按照惯例,一个职位只要有8人以上报考,即可开考。考后也不管成绩如何都必须要录取前三名进入考察圈。这前三名通过组织考察如果没有违纪违法行为,其中一名也必将被录用。考试命题是根据考试大纲…  相似文献   
110.
《实践》2020,(5):34-35
案例背景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培养锻炼干部、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问题,武川县面向社会公开选派村党组织书记,探索出一条村党组织书记选任的新路子。创新做法武川县成立了公选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按照"制定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