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篇
  免费   94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1篇
法律   930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341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2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庄德水 《求实》2007,(3):61-65
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可分为核心层、协作层、支持层和外围层,主要存在尚未完全整体化、尚未完全科学化、尚未完全规范化等不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商业贿赂的罪名界定具有全面性、对商业贿赂的法律认识具有科学性、对商业贿赂的法律责任规定具有适用性,值得我们借鉴。我国现行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尽快实现国际化和现化代,进一步扩大贿赂的主体范围、内容范围和方式范围,健全法律责任体系,加快治理商业贿赂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32.
“银河号”事件的国际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津 《中外法学》1993,(6):9-13
<正> 一、"银河号"事件的经过1993年7月下旬,美国政府根据错误的情报,指责中国货轮"银河号"载有运往伊朗的化学武器前体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并从8月2日起出动军舰和军用飞机,对该轮进行跟踪、监视和骚扰。8月3日"银河号"在波斯湾公海抛锚,同日,美国无理要求中国政府命令"银河号"返回出发港或由美方登船检查,同时向该货轮预计停靠港口的所属国施加影响,使其拒绝该轮进港。对美方的指责,中方经过认真调查后早在8月4日就向美方作了澄清,明确指出,"银河号"根本没有装载所说的化学品,并提出由第三国核查的建议。至此,事情本应告一段落。但是美国仍然置国际法于不顾,顽固地坚持其原有立场。8月7日中国外交部向美国提出严重抗议。由于美国继续践踏公海航行自由,"银河号"的正常业务根本无法进行,被迫在公海上漂泊达二十余天。  相似文献   
33.
论根本违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根本违约"是现代合同法中一个重要概念。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简称《1980年公约》)把根本违约作为合同解除的一个主要根据,使这一概念更具有了国际性。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根本违约的历史渊源与沿革、根本违约的构成、后果以及对我国涉外经济合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禁止酷刑首先是一个人权问题 ,其次才是一个刑罚技术问题。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实施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其中既有公约本身的问题 ,更主要是人权意识在人类意识中的缺失。目前大赦国际在反酷刑运动中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反酷刑运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晓司 《支部生活》2004,(3):37-37
2000年11月15日,在第55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项《公约》于2003年9月29日生效。2000年12月12日,中国政府签署了这一公约。  相似文献   
36.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反腐败领域的第一个重要公约,加入和实施该公约对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必将产生深远影响.该公约的签署揭开了反腐败领域国际联合侦查的新篇章.适时调整我们的刑事司法制度,适应公约的要求,加大反腐败的力度,让贪官污吏真正无处可逃,是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7.
反腐败的国际立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霞 《外交评论》2004,(1):57-61
腐败是各国国内常见的一种违法现象,本质上属于各国国内管辖的事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腐败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反击腐败,单靠一国或几国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的。联合国在近年来积极投身于建立反击腐败的国际合作机制,制定和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条约》。  相似文献   
38.
李智慧 《前沿》2005,(10):134-137
要约和承诺是导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有效成立的不可缺少的两项行为。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要约和承诺的规定基本采纳了《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有关规定,但也结合我国实际对某些制度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本文就《合同法》与《公约》合同成立问题展开讨论和比较分析,以求深入理解公约及相关国内法。  相似文献   
39.
新法知达     
《公民导刊》2005,(12):55-56
《电力市场监管办法》施行;传销最高罚款200万元;我国加入《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山东率先出台《节能监察办法》;河南举报煤矿安全隐患可获奖;年底出台《艾滋病防治条例》;我国将出台果冻国家标准;呼叫中心标准明年3月启用。  相似文献   
4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国际社会在开展反腐败合作方面构架了一座桥梁。我国作为《公约》的签约国之一,一方面应履行《公约》所赋予的义务,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公约》为我国的反腐败工作服务。它要求我们加强对《公约》的研究。本文从我国法律、特别是我国刑法与《公约》在可引渡之罪方面所存在的冲突进行探究,揭示我国刑法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并提出立法建议,以期更好地利用《公约》为我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