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篇
  免费   94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1篇
法律   930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341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2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新闻闪回     
《观察与思考》2006,(21):10-11
国际反贪局联合会正式成立 10月25日,世界上首个以各国反贪机构为成员的国际组织——国际反贪局联合会在河北香河正式成立,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当选第—届联合会主席。在此间举行的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第一次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上,来自137个国家和地区及12个国际组织的近千名代表,就打击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国际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就如何更好地促进《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实施进行了专题发言。大会通过了《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章程》并共同签署了大会决议,选举产生了国际反贪局联合会的领导机构,并确定了国际反贪局联合会今后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2.
《登记公约》实施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国柱 《河北法学》2007,25(7):152-157
1976年《登记公约》确定了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闯物体的登记义务,从而建立了空间物体的强制登记制度.随着空间科学的进步和空间活动商业化的发展,《登记公约》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缔约国数量偏少、未登记空间物体数量较多、登记信息不统一等缺陷,严重影响了其实施的效果.因此,应当在适当的时机对公约加以修订,完善公约的内容,以使其适应空间活动的现状.  相似文献   
83.
追回转移国外的犯罪资产。是国际法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国际司法合作制度新近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结合《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关条款的规定,分析实体法、程序法、证据法、司法协助法规则,研究追回资产国际立法初步确立的一整套原则、制度、规则和规范。探讨追回资产国际立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4.
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问题而变革传统治理模式的一种构想,它的兴起为全球反洗钱控制与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在跨国反洗钱控制的全球治理模式中,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间的制度性合作机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规范性与约束性的治理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非国家行为主体在跨国反洗钱的全球治理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参与作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传统治理模式的"民主赤字"问题。  相似文献   
85.
由于长期处于政治、经济、社会的弱势地位及传统文化中性别角色的影响,面对全球暖化的冲击,发展中国家贫穷女性由于缺乏适应能力而具有高度的脆弱性。因此,国际气候规范应该纳入性别视角,为女性参与国际气候协商创造条件,增加国际气候协商决策中女性代表的名额,确保女性能够平等地获得减排科技知识,使其提高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形成符合社会正义的气候策略,促进国际社会采取更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相似文献   
86.
87.
88.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34条赋予冰封区域沿海国特殊的环境管辖权,加拿大和俄罗斯依据这一条款在其北极海域内全面推行航行管制。然而这一单边管辖权的行使需要满足多项限制条件,两国部分管控措施超出了冰封区域条款的合理使用,突破了海洋法对航行权的保障。在国际法体系内,北极沿海国航行管控的特殊权力有其外部边界,受到多边海事规则的制约,特别是"极地规则"的出台将限制冰封区域条款的适用空间,削弱沿海国单边管辖权的合法性基础。北极沿海国实施单边管控面临法律和政治上的双重困难,通过国际平台开展北极航运合作,寻求在国际规则中维护其利益诉求,更加符合北极沿海国家的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89.
"航行自由"在当代国际社会已经发展成为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核心,其他公约和国际习惯法为补充的国际法律制度,体现出从关注"自由"转变为规范"航行"的权利义务、从强调航行不受干涉转变为协调航行权与沿海国利益、从国家间的利益博弈转向博弈与共同治理并存的特点。与此同时,若干新问题需要国际立法作出澄清和协调,如专属经济区内资源利用开发及海洋环境保护与航行自由的冲突、专属经济区内军事活动与沿海国安全利益的冲突等。充分利用航行自由制度,积极参与该制度的后续国际立法完善将是中国适应角色转变后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0.
信托作为源自英美普通法的财产转移与财产管理的法律制度。经由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制定的《关于信托的法律适用及其承认》对国际信托法律制度的统一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为详细介绍了海牙公约的立法背景、立法特点和主要结构,拟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信托法的完善能有所研究和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