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193篇
中国共产党   305篇
中国政治   435篇
政治理论   160篇
综合类   25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10):62-62
面对21世纪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大趋势,中共为更好因应现代社会治理和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敏锐地进行了紧跟时代的再定位。中共高层不仅在2001年7月提出“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的命题与探讨,并于2004年9月首次在中央全会的决议(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建立学习型政党”的目标。  相似文献   
42.
《前进》2013,(7):60-60,F0003
近年来,昔城市城区以创优绿色环境为抓手,努力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越的产业环境、优良的社会环境、优质的政务环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进、生机盎然的绿色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43.
在我国的社会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始终未能形成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后工业化的复杂性倒逼着治理系统必须尽快由管控走向合作,摆脱相互缠绕的奇特问题引致的各种不可治理性。政府与社会组织作为共在的治理主体,亟需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由目前的共在状态转变为共生状态。维系合作共生关系的纽带不是法律或权力,而是一种"共同虚构",这种虚构要保证"他者"的在场。共同虚构在绑定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同时,也建立起了一种无形的边界,将这种新的治理共同体围困其中。这就需要对拱卫封闭性的传统秩序进行彻底变革,置换治理主体的传统行动逻辑,改变他们对合法性秩序的追求,转而建构一种合作性秩序。  相似文献   
44.
《公民导刊》2012,(1):94
2008年10月,按照市委关于开展扶贫、三进三同、结穷亲工作的部署,市检察院与一、三、五分院组成市检察院扶贫集团和武隆县检察扶贫集团一起对口帮扶土地乡。3年来,市检察院扶贫集团与武隆县检察院扶贫集团一起秉承真扶贫、扶真贫的宗旨,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帮扶济困和助推缩差共富相结合的工作方略,确立了"完善发展硬环境,拓宽致富渠道,加快推进依靠科技脱贫致  相似文献   
4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最高层次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市场经济价值观相结合,就可以而且应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价值观——"为人、为公、创富、共富"。这八个字(十个音)有多层次的价值观意蕴与意义。  相似文献   
46.
近年,数字政府受到我国公共管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与日俱增,但在数字政府研究的历程、现状及其趋势等方面还存在争议。我国公共管理学术界对数字政府研究的历程大致经历了概念引介、理论溯源和深化发展三个阶段,且现在正处于数字政府深化发展阶段。中国未来数字政府研究需要系统关注数字政府治理实践、数字政府建设中数据共享、信息公开与公众满意度、数字政府建设影响因素、国外数字政府经验研究以及数字政府建设评估六大关键议题。对数字政府概念的理论概括与实践总结是未来数字政府研究的重要基础。信息共享、平台驱动、多元主体关系、绩效评估是未来数字政府研究的主要方向。多种研究方法综合使用是未来数字政府研究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7.
48.
49.
着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从单维管理走向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企业积极参与的多元共治新格局,高职院校校长要从战略研判力、制度执行力、资源整合力、经营管理力四个方面提高治理能力,从而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0.
<正>法治作为一种理念或一种目标,是值得信仰的。法治只有作为一种理想和信念被信仰,才能引导人们树立一种法律至上的理念,也才能召唤人们为了这种理想、信念去献身。苏格拉底之死的故事两千年来一直被法律人所传诵,并且成为历史学家、哲学家和法学家所共同探讨的话题。苏格拉底以其自身之死宣扬了尊重程序正义的理念,同时也以自己的殉难昭示了一种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当他陷入囹圄时,好友克力同前来营救,但苏格拉底断然拒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