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142篇
中国政治   153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9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日月之轮穿梭,在岁暮天寒之际,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迎来新的一年。2021年,我们见证历史、创造历史,一边回顾昨天,一边拼搏当下,圆满度过了“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时期,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事业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72.
在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全党继续为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中。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发(19919)17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若干意见》下发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这对于从根本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在正确方针指导下。其工作重点应在遵循的原则方面下功夫,主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3.
卷首语     
《政策瞭望》2010,(12):1-1
"十二五"是浙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省发展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7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各级政府积极践行这一新的执政理念。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起到哪些作用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认识。一、地方政府转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一种行动,因此必须建立由…  相似文献   
75.
上海已进入新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体制机制转轨、经济结构提升、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功能转换的历史关口,机遇和挑战并存,机会和风险同在,动力和压力都有,这是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同志在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一卜代表市委对上海新阶段发展的形势所作的重要判断。把握这一重要判断,需要认清上海新阶段发展的历史方位与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76.
编者按: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无疑是在经济领域,但这一主题的提出或要求则是整体性的,如经济上的有效增长、社会上的公平分配、政治上的权利保  相似文献   
77.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天津市围绕破解农村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土地和资金约束等难题,探索了一条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小城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8.
本刊综合 《云岭先锋》2020,(3):F0003-F0003
这是一个危难突袭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让国人心头蒙上阴影;这是一个勇士涌现的春天,英雄壮歌激荡着人们的心扉。越是风急浪骤,越需要挺起民族脊梁;越是危难关头,越能体现战斗堡垒;越是关键时刻,越能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关键时期,党组织冲在第一线!""我是党员,我先上!"  相似文献   
79.
我国加入WTO后,有5年的过渡期,这也正是实施“十五”计划,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企业应抓住时机,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信息化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  相似文献   
8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