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8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东南亚纵横》2000,(11):12-12
在拥有两亿人口的印尼,生活着700万华人华侨.几十年来,这些华人华侨把自己的命运和印尼的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他们为了缩小民族矛盾做了大量工作.如华人华侨捐款成立各种基金会,帮助兴建医院、养老院、孤儿院,为印尼残疾人兴建学校等,为发展印尼的社会福利事业尽心尽力.由于印尼人中90%为穆斯林,为了使华人融入印尼社会,不少华人知识分子动员华人加入穆斯林行列.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已有20万华人成为穆斯林.  相似文献   
22.
江西省吉安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9%。其中,身边无子女的独居、空巢、留守老人有30万人,占48%;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0万人,占16%。全市城乡60%以上、中心城区85%以上的老年人有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为此,吉安市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新路子,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让那些住不起老年公寓的困难老人和不愿意离家的老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以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能够更好地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23.
《中国民政》2009,(11):F0003-F0003
天津市荣复军人疗养院领导班子艰苦创业,扎实苦干,从1999年到2006年,从一个固定资产不足40万元、占地不足15亩、休养床位仅有30张、疗养功能单一的养老院,发展到拥有固定资产近4000万元、占地近百亩、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设休养床位210张、年接待休养员1260人次.  相似文献   
24.
数字     
44% 据不久前全国老龄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基本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子女无力照料”和“在养老院比在家好”一是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要原因,分别达到44%和39%还有16%的老年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入住养老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25.
胡朝晖 《广东民政》2010,(10):52-52,59
随着我国老龄化步子的加快,老年人人住养老院的人数不断增加,在养老院开展好个案社会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实践证明:个案社会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养老院,由老年人引发的各种矛盾就相当少,反之,  相似文献   
26.
数字     
《人民公安》2009,(11):5-5
97岁 5月31日.“泰坦尼克”号最后一名幸存者英国人米莉维娜.迪恩在英国一家养老院中逝世.享年97岁。1912年4月15日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日子.那一天迪恩刚出生9周多.是船上年龄最小的乘客。“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后.她被装在一条麻袋里跟母亲和哥哥一同获救。  相似文献   
27.
李淑芬是江苏省无锡中桥街道有名的孤老,一直生活在养老院里。两年前,李淑芬因病去世了。可奇怪的是,在老人去世后养老院却开始到处寻找李淑芬的孩子。一个孤老,怎么会有孩子?况且李淑芬都已经去世了,养老院为什么非要找到她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28.
一对兄弟为尽孝心,近10年间,打了13场官司。官司未了,老母亲却在一家养老院内与世长辞。拳拳孝心,却被这种结局诠释着。  相似文献   
29.
感恩中国     
一个日本人58岁的时候开始创业,在日本成立了一自己的金属加工制造公司,接纳了大量来自中国的研修生,并将其视如己出;3年后,为了让这些研修生学以致用,他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在济南和天津成立了两家公司;而今,68岁的他又一心扑到中国的养老事业上,想在中国兴建一座设施齐备、管理现代的养老院,用以回报曾经帮助过他的中国人.他就是福田武士,一个对中国心怀感恩之心的日本人.  相似文献   
30.
法援 《民主与法制》2014,(16):45-47
家住河南省西峡县某山村的张全福,1926年出生。年轻时,他与妻子含辛茹苦,将4个子女抚养成人,并且帮他们成家立业,目前长子已过60岁,小儿子也已经近50岁。由于妻子早年去世,加之自己年事已高,张全福接受了子女们的建议,于2010年11月入住到西峡县某养老院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