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8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走进上海中福会养老院大楼,迎面而来的是几个大字——“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老人”。这正是上海中福会养老院的办院理念,语出自中国福利会的创办者宋庆龄女士“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孩子”一句,体现了中福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福利思想。  相似文献   
52.
《廉政瞭望》2014,(4):42-43
德国埃森地区一养老院中的老人们在专业造型师和摄影师团队的帮助下,过足明星瘾。他们打扮成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翻拍电影如《007系列》、《泰坦尼克号》中的经典场景,并制作成2014年日历。这群老人中的最年长者年龄为98岁,他们在光影中享受生活的美好,绽放自己的光彩。  相似文献   
53.
丁文君  唐珍 《党课》2014,(10):67-69
大街上拄着拐杖缓缓而行的老人、餐馆里颤巍巍端着饭菜的服务员、出租车里头发花白的司机……几天时间里,一个老龄化的日本真实而清晰地呈现在记者面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几乎是每个老人的晚年梦想,而在日本,3000多家大大小小的养老机构帮他们实现了梦想,让他们安心、快乐、无牵挂地生活。银色城市养老院便是其中的一家。  相似文献   
54.
正"夏天太热,在家不想做饭,养老院管吃管住;冬天冷,老人容易出现健康问题,有人护理照顾比较安心。"如今人们观念开明,进养老院养老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是,你听说冬天到南方猫冬、夏天到海边避暑……春季秋季回家的吗?这种被称为"候鸟式"异地养老方式近年来日益受到欢迎。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仅在海南三亚,全  相似文献   
55.
在辽宁省绥中县,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分年龄、职业、学历、贫富,只为一个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无论在抗震救灾的募捐现场,还是在福利院或养老院;抑或在街头清除城市“牛皮癣”的队伍中,还是在被捐助的贫困学生的家里,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来去匆匆,不留姓名,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心志愿者。  相似文献   
56.
陆睿 《当代党员》2014,(1):40-41
我叫刘素碧,今年82岁。我老伴叫王铸鼎,今年已经87岁了。我们结婚59年,膝下育有两儿两女,今天已是孙辈成群。晚辈们很孝顺,周末和逢年过节就会回家陪我们——但平时大部分时间,家里只有我和老伴。身边没有年轻人照顾,加上我俩年纪又大,像这样“空巢”的日子,让我们有些寂寞,也有些忐忑。2013年8月的一天,我和老伴听说党和政府要办22件民生实事,其中就有关心老年人的内容——建设1000所社区养老院。  相似文献   
57.
李忠东 《检察风云》2014,(24):56-58
滥用抗精神病药物 在好莱坞大片中,人们常常能看到利用药物来控制不服从命令的人的镜头,这与把人绑到桌椅上的做法没有什么两样。现如今,这一切竟在美国的养老院中真实上演。美国许多居民把年迈的亲人送至养老院接受照顾后发现,他们原来尽管体弱多病但还能够进行交流,可是进了养老院后却判若两人,性情大变。究其原因,在于控制行为药物的滥用,其中包括药性强烈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58.
文婷  付可 《法律与生活》2012,(22):10-12
在"卵子黑市"这条灰色链条上,牵扯着的是待价而沽的捐卵者、无奈的不孕家庭、趋利的中介和铤而走险的医生。在这场交易背后隐藏着的,除了捐赠者卵巢早衰的问题,也有巨大的伦理风险。它是这条灰色产业链的原罪,一旦应验,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59.
罗屿  傅旦妮 《小康》2012,(9):74-78
正巨大的市场潜力,本该是民办养老机构蓬勃发展的良机。但一个个待解的结,却束缚着它们前行。诸多民办养老院,进亦难退亦难2012年夏天,王岩由衷觉得欢喜。这个北京嘉德老年公寓的院长,脸上掩不住笑。  相似文献   
60.
《中国民政》2010,(11):F0003-F0003
“苏州市社会福利院”原址是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的“普济堂”,距今已整整300年。300年的:芟展历程,无疑是一部厚重的历史。300年,”普济堂”饱经沧桑而不衰,演绎出一幕幕动人精彩的画卷。300年,从“普济堂”到“吴县第一养老院”,从“吴县救济院安老所”到“苏州市社会福利院”,虽几易院名,但其作为赈恤饥寒、护养民生的慈济功能却一脉相承。今天的“苏州市社会福利院“,以先进的理念,优质的服务,领行业之先,正在走出苏州,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