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137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随感录     
古人扬雄在《法言·修身篇》中日:“天下有三门:由于情欲,入自禽门。由于礼仪,入自人门。由于独智,入自圣门。”  相似文献   
102.
史家云 《小康》2007,(4):80-81
谁说一定要仗剑才能行侠于世?有这样一种侠义,不见惊心动魄的刀光剑影,但闻史海中万民传颂。  相似文献   
103.
迟宝伟 《党史纵横》2001,(9):F002-F002
1大叔之言,你要深思 1935年11月,在国民党五大期间,张学良的心情十分苦闷.他建议国民党要员少请客,少摆宴会,省下钱救济灾民,结果反被斥之为"不抵抗将军",给轰下台来.  相似文献   
104.
全球化正在形成超出现代模式的政治新条件和新问题。现代政治的思维框架是国家政治与国际政治,这两个政治层次并不能有效解释和解决全球规模的政治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与全球尺度相配的全球政治分析框架。现代政治思维建立在敌对和争霸博弈的概念上,而全球化使得知识、信息和技术得到普遍化,因此,互相对称的策略模仿将导致各方都无利可图甚至自取其祸。另外,全球化导致各方在经济和生存上的高度互相依赖,一种以全球资本、通用技术和通用媒介结合组成的新权力正在形成对世界的网络式支配,这种新权力不再通过暴力优势而是通过服务优势而获得支配性权力,权力的新公式是:服务造就权力。于是,全球政治面临的问题不再是敌对争霸,而是如何达到最优共在。以非排他的共在原则为基础的新天下体系最有可能解决全球规模的政治和经济难题而达到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05.
"三分天下有其一"。民营经济推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是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生力军,并将扛起贵州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大梁。  相似文献   
10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天下观、伦理观、义利观等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达到前人没有达到的理性高度——在我们国家,不断有人讨论一个问题,即中国人的国民性。也有人说这是伪问题,不存在国民性。我认为是有的,简单归纳起来,集中反映在其天下观、伦理观、义利观等观念中。  相似文献   
107.
谭丁 《前线》2016,(4):79-79
正【引用】"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原文节选】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  相似文献   
108.
汉代"以孝治天下"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汉代自武帝“崇尚儒学”以后,思想上主要采用的是儒家的“孝治”,两汉都号称“以孝治天下”。汉代从刘邦起就“重孝”,后来“孝”是汉初的辅助治国思想:惠帝表彰“孝梯”,吕后“举孝授官”,文帝置《孝经》博士。汉代“以孝治天下”是武帝确立的,武帝在“孝治”上的重大举措有二:一是确立了用人上的“举孝廉”,另一是解决同姓王分封制弊端的“推恩令”。后来,汉代统治者不断完善了有关“孝治”的立法。汉代“孝治”的原因,主要是由当时的同姓王分封制、小农经济和“黄老之治”走向失败,以及对汉初“孝治”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决定的。汉代“崇尚儒学”主要不是《五经》,而是《七经》,《七经》中最重要的又是《孝经》。《孝经》是汉代的必读经,从中央到地方都要“置《孝经》师”,用人“举孝廉”,《孝经》还是社会教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9.
楼观岳阳尽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到湖南岳阳,不能不游岳阳楼。岳阳楼,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的三大名楼。  相似文献   
110.
他们已不是影片《天下无贼》中挣6万块钱就屁颠屁颠地回家盖房娶媳妇的傻根形象,他们不再扛着大包小包而是拖着崭新的旅行箱回家过年;他们想的是买城里的套房,在城里扎根。目前他们还不能获取与城里人一样的地位与尊严、权利与机会,但他们已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