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468篇
中国共产党   771篇
中国政治   886篇
政治理论   403篇
综合类   6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飙泪时刻     
舒炜 《廉政瞭望》2013,(1):73-73
正有人说,"官员流泪,不管其动机如何,情感如何,流泪本身就代表着进步。"情况似乎如此。因为官员流泪说明他有了贴近公众的姿态,就算是作秀也说明他能意识到应该对公众抱着积极应对的心态,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态度。  相似文献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存在一定的张力,张力含有“度”的极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面临限度的僭越问题,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灵魂与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之间张力制衡,避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偏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厘清概念,消解苏联式解读框架的制约因素,再探究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问题;另一方面,要在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层次的基础上,钻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原初理论在价值理念和思想方法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3.
文章试图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观念的形成路径和内在逻辑的探讨,阐明马克思实践思维的内在逻辑和哲学气质。认为实践本体化的思维取向,不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深层逻辑,而是纯粹思辨哲学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只是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作为一种新的抽象。对待马克思实践观念必须持一种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74.
金民卿 《人民论坛》2012,(22):32-33
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以理论创新主体为核心,社会实践基础、思想发展逻辑、理论研究客体、理论发展条件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程序,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科学机制  相似文献   
75.
杨绍华 《求是》2013,(12):31
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着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这充分显示了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改进作风的力度,得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真心响应,效果立竿见影,党心民心为之振奋。但是,也有不少干部群众担心,改作风  相似文献   
76.
当前学界在明清词学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以明清为断代的词话史研究尚未出现,对明清词话编撰的全面研究亦存在不足。从编撰动机来看,有资闲谈、备遗忘、立宗开派、助填词、互为标榜、追名逐利、为学问、宣扬文学观念、彰显郡邑文化等九种。由于明清词话的产生源于不同的编撰动机,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编撰类型,归结起来又大致可分为原创撰述型、汇辑抄录型、增删修订型三类。  相似文献   
77.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抵御西方文化渗透、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增强改革共识、整合民众社会意识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理论解读的抽象性、社会精英行为的失范性、西方社会思潮的复杂性和公民理性思维的缺失性导致大众化过程中核心性与大众化相互矛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应从扩大其与民众利益的契合点、注重价值引领的形象塑造、正确对待西方社会思潮、培育公民理性精神四个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78.
康渝生 《奋斗》2013,(8):18-20
正习近平同志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上,在论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时指出:"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这一论断不仅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再度阐发,也向我们深刻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旨归。毫无疑问,习近平同志讲话中内蕴的致思理路,不仅会为我们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努力提供思想指南,也必将为我们拓清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79.
意识形态作为"感情、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在本质上内涵的信仰的价值属性与信仰功能也决定了意识形态成为信仰的可能。而每个社会个体生成意识形态信仰需要经历逻辑上的转向,即从"他律"阶段到"自律"阶段,最后实现"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统一"。在这一逻辑转向过程中,需要从意识形态客体即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变革,意识形态信仰主体也要具备感情上的自觉,并在实践活动当中最终生成信仰。  相似文献   
80.
《学理论》2015,(13)
马克思从"哲学"转向"实证科学"贯穿着一条内在逻辑:自身世界观思想未成型之前,以他人的哲学原则为前提来研究现实问题;随着对现实问题尤其是对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研究,他发现哲学原则的荒谬和无用,就离开"哲学的基地",转向"实证科学"研究。在马克思的"实证科学"中,"实证"强调研究"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基于实证研究历史而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就是"实证科学"。实证研究的思维方式的确立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诞生,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最终实现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