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3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8篇
法律   336篇
中国共产党   1536篇
中国政治   1349篇
政治理论   278篇
综合类   68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杨彧 《党建文汇》2009,(10):38-38
1984年,国庆35周年,中国第一次亮出了自己的导弹部队,尽管当时不少导弹是“裸身上阵”,而且相对落后,但那次带来的震撼是“从无到有”。  相似文献   
192.
前不久发生的印度恐怖袭击事件中,可吸取的教训不少。特别是由于运送反恐队员的大型运输机伊尔-76不在位,导致了反恐部队未能及时赶到出事地点。由此可见,战略空运能力对于一个国家武装力量是如此重要。日前,美国合众国际社刊发文章认为,美俄之所以能够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拥有超强的战略空运能力,而正是由于这一点,美俄把第二集团的军事强国抛在了后面。  相似文献   
193.
还是在1939年,刚刚18岁的雷英夫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参谋训练队学习时,就给经常前往授课的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年8月,在重庆负责国共谈判的周恩来回到延安向毛泽东求援:南方局军事组叶剑英那里急需参谋人员。毛泽东对周恩来说:“我给你推荐一个18岁的娃娃,他叫雷英夫。”就这样,雷英夫被调到了南方局,并由此开始了在周恩来领导下的军事参谋生涯。  相似文献   
194.
丁耀忠 《廉政瞭望》2009,(10):50-51
8月16日,随着一辆帆船缓缓漂入日照港,山东人翟墨驾驶“日照”号无动力帆船,停靠于山东日照码头。在海洋中经历了多日连续的狂风暴雨;连续120个小时手不离舵达到虚脱的边缘;在航行中闯入了军事禁区被美国大兵扣押……在经历了两年多时间、35000海里的种种艰辛后,翟墨成为了中国首次完成了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的人。他将被载入世界航海史。  相似文献   
195.
沈翀 《新湘评论》2009,(8):53-54
耿飚,1909年8月生于湖南醴陵一个贫苦家庭,1925年入团,1928年入党,乃一员文武双全的将帅之才。曾经一位北大学者评价:“耿飚是上山能打猎,下水能摸鱼,出门能谈判,回家能做饭的人物。放到古代,就是赵子龙、秦叔宝。”此言不虚。  相似文献   
196.
197.
特朗普政府推出“印太战略构想”是为了应对世界大变局,替代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和保持有利于美国的地区战略平衡。其主要特点包括:在“有原则的现实主义”和“美国优先的国家安全战略”指导下,加强印太地区联盟和伙伴体系;构建“美日澳印四边形安全合作机制”;形成有利于美国的印太地区经济关系。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构想”将增加美国联盟体系的内在矛盾;美日澳印四边形安全机制面临印度弱角问题;“印太战略构想”目标与财政资源不相称;战略目标之间自相矛盾。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构想”将进一步增加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竞争性;向美国的盟国和伙伴国发出错误信号;有利于日本加强自身军事实力和扩张海权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198.
本文研究中日海权矛盾中的南海问题。日本并非南海沿岸国家,作为一个区域外国家,何以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发生矛盾?本文通过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流派中的海权论等理论工具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冷战结束后作为东亚地缘政治主体板块国家的中国免除了长期遭受的来自北方的威胁,开始得以放手发展海权,而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则开始追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得东亚第一次出现了两强并立的地缘政治格局,遂引起日本的强烈猜忌。以此为背景,日本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为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繁荣的威胁。于是,日本开始在海洋领域挑起争端,两国的海权矛盾由此产生并迅速升级。由于日本在东海问题上日渐处于下风,并且在短期内看不到改观的希望,因此日本开始围魏救赵,在南海问题上挑起争端,企图使中国陷入战略两难的困境。而为达到海上围堵并牵制中国的目的,日本采取法律、防务、外交、舆论等多重手段在南海问题上为中国设置障碍。为此中国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反制。  相似文献   
199.
美国对外使用武力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征。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了制度主义的解释,认为深植于美国社会的战争冲动,是美利坚民族形成过程中经历多次竞争的历史产物。尽管美国试图通过制度设计抑制战争冲动,但在实践过程中制度约束被渐次突破,而美国使用武力越来越频繁。其结果是,一方面,美国的军事能力不断提高,这也让美国容易做出动用战争工具的决定;但另一方面,美国频繁使用武力也引发了军事部门和大众社会的厌战情绪,这种公众意见逐渐汇聚成为非正式的社会约束,使战争冲动不至演变成为持续的战争狂热。纵观美国对外关系史,虽然武力使用的方式会发生变化,但武力作为政策工具的实质始终没有变。可以预期,美国仍然会在它认为必要的时候使用这种手段。当然,有关武力使用的争论也依然会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200.
美国卡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根据自己对美苏核均势以及苏联对外扩张局势的判断,认为美国有必要调整军事战略,更加灵活地使用核武器来威慑和遏制苏联。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等局势的推动下,布热津斯基与国防部长布朗一起制定了阐述"抵消战略"的第59号总统令(PD-59)。该令得到卡特的批准。实际上第59号总统令正是对尼克松政府第242号国家安全决策备忘录(NSDM242号文件)的继承和发展,在坚持第242号国家安全决策备忘录体现的"灵活和有选择"地使用核武器,并注意控制危机升级的基础上,第59号总统令进一步增加了美国核武器运用的灵活性、扩展了打击目标的范围、加强了军事计划的应变能力和持久力,以增强针对苏联威慑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