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正>在三师叶城二牧场,有一个边远的连队——苏皮克亚村,在连队里绝大多数居民都是维吾尔族,常年过着游牧生活,由于地处边远,村民们的就医成了头等大事。令人欣慰的是,30多年来,每当牧民出现头痛发热等情况,总有一个厚实的身影背着药箱穿行在乡间小路,为村民带来健康和平安。这就是"乡村医生"吾布江。  相似文献   
12.
李晶川  陈森阳 《党建》2010,(6):22-22
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的广大共产党员当中,她的事迹一夜之间传遍了网络,被网友称为“最美女军医”;她为灾区受伤小女孩喂水的情景,被评为抗震救灾的感动瞬间。她就是共产党员、深圳公安边防支队赴青海抗震救灾医疗小分队医生罗爱华。  相似文献   
13.
1982年7月,刘苏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面对鲜红的党旗刘苏冰庄严宣誓:“当兵,就要当一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好兵当医生,就要当一名医术精湛救死扶伤的好医生。”  相似文献   
14.
一位从医56年的军医,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温暖了成千上万颗心。广大群众称赞他是“人民的好军医”、“当代的白求恩”。除此之外,他还赢得了一个高尚而神圣的独特称呼:“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就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华益慰一直在临床一线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先后参加了西藏医疗队和海城、唐山抗震救灾工作。他技术精湛,做了数千例手术,攻克了一个个医学难题,成功地实施了一次次高难度手术,把数千条宝贵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从未做过一件对不起患者的事情。他每做一台手…  相似文献   
15.
《法治纵横》2011,(15):F0002-F0002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本刊特别推出“感动天山的好军医”庄仕华。庄仕华同志的先进事迹,展示了当代军人的精神风貌,彰显了中华受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他不仅是部队官兵和医疗卫生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也是全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6.
《中国边防警察》2016,(10):31-31
今天的“非常论”活动,我认真聆听了每一位嘉宾和官兵代表的发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感受:一是活动主题关注部队卫勤保障热点,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很接地气。参加论坛的嘉宾,层次广泛,代表性强;二是在组织上,报社领导亲自到总医院指导,总医院陈郑兴政委亲自带队深入基层调研,问计基层,总医院机关多部门协同,联合作战,体现了院党委攻坚克难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7.
社情舆情     
《今日海南》2013,(3):21-21
如今,几毛钱、几元钱能看好病已变得很罕见。可从医40多年的老军医,海口解放军187医院的张平医生从今年1月1日以来已经开出了数十张“小处方”,其中最低的为治疗小疮的高锰酸钾粉。仅为3角钱。另外,类似于4角钱的艾司唑仑片、1.8元的鱼石脂软膏等药品不在少数。因为张平医生高尚的医德,“老军医”的“小处方”也受到了患者的广泛赞扬。  相似文献   
18.
红军、红旗、红星、红领章、红缨枪,以及红都、红井、红军桥、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检阅台、红军医院、《红星报》、红米饭、红土地,乃至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摇篮、红色政权、红区等,能让人们随口就说出许多"红"字的地方,大概也就只有这块美丽而又富有传奇的地方--江西。  相似文献   
19.
“我只想为病人手术,而且我也喜欢这些。”吴孟超说,我是军医,我的敌人就是肝癌。 长年手术,手指变形 4月16日,无影灯下,89岁的吴孟超捏着手术刀,裹在青色手术服里的他,身体前倾,瞳孔收缩。他的手在病人腹腔里游走。剪刀、钳子、缝线、剥离、切除、结扎,40分钟后——“砰”一个拳头大小的肿瘤被扔进托盘。  相似文献   
20.
正陈文贵(1902-1974),四川省永川县(现重庆市永川区)人。医学博士。曾任四川医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家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2010年9月,中共永川区委党史研究室收集到了一张珍贵的老照片——记录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卫生部成立的防疫检验队赴朝全体人员的留影。照片的背面,有黑色钢笔留下的几行文字:"朝鲜中央卫生试验所与志愿检验队派往平壤协助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