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71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75篇
工人农民   563篇
世界政治   2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6篇
法律   1352篇
中国共产党   3143篇
中国政治   6209篇
政治理论   1065篇
综合类   2271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1042篇
  2013年   1090篇
  2012年   1079篇
  2011年   1204篇
  2010年   1350篇
  2009年   2034篇
  2008年   1093篇
  2007年   919篇
  2006年   874篇
  2005年   680篇
  2004年   755篇
  2003年   571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我是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一名下岗失业人员,于2003年底下岗,至今尚未安置工作。目前,我想自己搞点经营活动,不知能否享受哪些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读者:李某李先生: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们结合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一起答复如下:一、国家规定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  相似文献   
23.
大学生的求职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单纯的校园人到社会职业人过渡的复杂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行的。在求职前,必须排除心理干扰,克服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良心态——  相似文献   
24.
建瓯县地处闽北山区,近年来,在构建和谐的保障型建瓯过程中,建瓯市注重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提高就业质量;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完善制度体系;在全面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协调平衡各类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在缓解当前突出矛盾的同时研究建立长效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在逐渐形成的劳动保障体系中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一张强大的劳动保障"安全网"为建设和谐的保障型建瓯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25.
目前进城就业农民中再社会化成功的人数较少,比例较低,进展颇为缓慢。有效促进进城就业农民再社会化,对构建“和谐湖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采取的基本思路是: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包括思想文化、经济、制度、组织等环境,充分发挥进城就业农民再社会化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6.
今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郯城县沙墩镇认真贯彻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开放发展的山东南大门的总体部署,立足沙墩实际,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一线两点三带动,十件大事三项保证”的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拼搏,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力度,扩大招商引资,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了全镇经济工作的新局面,全镇经济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上半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5%,同比增长16%,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600万元,完成税收141.8万元,同…  相似文献   
27.
《中国妇运》2002,(8):20-21
新的历史阶段中,妇联维权工作面临着新的情况,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创新工作,突破难点,不断提高妇女维权工作的水平,我们注重从源头参与抓维权,加大了维权工作的力度,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28.
29.
当今社会大学生择业难和择业途径的多样化是普遍的话题,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在择业前做好这样几方面的准备:了解就业现状,确定自我定位,写好简历和自荐信,练好综合素质,培养抗挫能力。  相似文献   
30.
王百平 《人大研究》2005,(6):F004-F004
和谐社会,简单地说,就是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处于巨变和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目前有诸多不和谐问题,如经济循环不畅、阶层矛盾加剧、政务摩擦不断、区域关系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追究根源,这些现象又都与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发展滞后如影随形地纠缠在一起。因此,“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一个最具根本性、最有决定性的社会不和谐问题,也是最棘手、最难解决的社会不和谐问题。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农村的发展滞后,农民占我国国民大多数的现实,决定了“三农”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相比较,更具有基础性和连锁反应性的特点。“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而农民增收的根本举措是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改革开放近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解决农民就业,一是农业,二是乡镇企业,三是外出务工经商。我省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全省260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有2046万人,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在700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约1200万人,富余劳动力300多万人。经济落后、城乡差距大、农民贫困是最基本的省情。由于地处西北内陆,观念、资本、技术、产品销路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因此,我省依靠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增长。农业依然是我省农民最主要的就业方式,全省7300多万亩耕地,60%多是山地和旱地,人均3.5亩,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我国绝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已高于或与国际市场价格持平,在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农产品价格不可能再提高,要依靠农业富裕,必须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品种结构和质量向优质、专用、多样化发展,这种建立在土地种养之上的结构调整尽管是十分有效的,但同时也是比较有限的;二是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上的规模化,这是农业成为真正赚钱产业的惟一出路。因此,农业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整体上将是一个递减过程。所以,农村劳动力只有进城务工,走转移这条路子,才是增加农民收入最快、最直接、最见成效的办法。2004年我省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324.25万人(次),约140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64.40亿元,为农业人口人均增收310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840元的六分之一。劳务输转已切实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劳务经济。一是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一方面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非农化过程提高了农产品价格,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近几年来,我省部分地区遭受了各种自然灾害,但人民群众生活稳定,未出现大批外出讨饭的现象,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劳务输转发挥了作用,劳务输转已成为农民的“铁杆庄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