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44篇
中国共产党   152篇
中国政治   222篇
政治理论   99篇
综合类   1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搞好股份合作制企业技术改造的问题.指出搞好技术改造是股份合作制企业求生存、争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要搞好此项工作,既要提高认识,又要制定规划,还要选好项目和筹措好资金,以及抓好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工作.  相似文献   
62.
股份合作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种现实选择 ,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产权界定不清、股权设置平衡、经营权受掣肘、封闭运行等问题 ,应该建立股权的可流转化机制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 ,提高股份合作制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63.
农地流转是"三农"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农地流传中的抵押现象引人注目,此问题关键在于农地抵押的风险及预防机制。运营体系自成一体的综合农协内在组织能力具有化解农地抵押风险的功能。"风险—中介—化解"程式表明综合农协主要部门在相关风险对接上能较好进行匹配。本文以"三位一体"农协为出发点,总结出促进农地抵押实现的以供销社、合作社以及信用社为桥梁的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64.
本文通过对国家农村土地调整政策在当前农村实践实际情况的考察,发现这一政策在客观上造成了两类不同的农民群体,一是人少地多的农民群体,这类农民群体成了不调整土地的既得利益者.二是人多地少的农民群体,这类农民群体则成了不调整土地的受损者.此外在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下,还有一部分在农村拥有土地却又已经脱离了土地生产而生活在城市的农民群体,这类农民群体也是当前农地政策的受益者.而取消农业税和其后的后续惠农政策则在客观上进一步固化了第一类和第三类农民群体的利益,弱化了第二类农民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65.
胡婵 《理论月刊》2010,(9):18-20
毛泽东农地思想的主线一直都是坚持农地的国有化,中间经历了短暂的私有化阶段,是出于对当时中国国情的具体考量,在1953年,也就是解放后不到四年的时间,正式开始了农地公有制进程,而毛泽东的农地思想的变化,始终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解决中国农村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需要。  相似文献   
66.
资讯     
国土资源部:征地补偿费要直接支付给农民 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今后的农地征用中,应支付给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费,且要直接支付给农民个人,防止和及时纠正截留、挪用问题。  相似文献   
67.
文华 《理论月刊》2010,(7):174-176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经历了四大阶段:一是明令禁止阶段;二是政策解禁阶段;三是制度规范阶段;四是政策推广阶段。出现这种制度演进历程,主要基于中央政府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市场经济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合理自利需求;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三是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面临发展"瓶颈"。在现实操作中,必须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确保不改变土地性质;二是如何确保不改变土地用途;三是如何确保不脱离各地实情;四是如何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8.
张强 《北京观察》2010,(1):26-27
<正>农地流转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农地流转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积极意义无庸置疑。在这个农地流转大潮涌动的时候,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9.
土地流转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保证流转的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其实质是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知情同意权和地权收益的公正分配。本文通过对一起农地征用纠纷的分析,提出农地征用过程中的结构洞是当下土地流转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结构洞使基层政府能够控制土地流转的相关消息,单方制定征地补偿费和地权收益分配的标准,消解村民的抗争。因此,打破农地征用过程中的结构洞,压制结构洞效应,是保障土地流转的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0.
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思想障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是城乡两大利益集团博弈的直接结果.由于农民政治权力弱小又缺乏土地权益的法律保障,以任何借口阻挠农地产权市场化改革,都是为了维护城市既得利益集团的需要.目前,除了政府不肯轻易放弃廉价占用农民土地的经济利益之外,这一制度安排还得到了理论界一些权威人士的舆论支持.这些理论观点主要包括:应消灭一切土地私有制,土地集中兼并将导致农民两极分化、不利于兼顾土地的公平与效率、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与国家粮食安全,农地私有化将提高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等.因此,澄清理论界对于下一步深化农地产权制度市场化改革理论上的认识误区,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