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227篇
中国共产党   624篇
中国政治   829篇
政治理论   284篇
综合类   33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正2014年,广西桂林市在救灾工作中不断摸索、创制政策、推动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救灾工作的规范化、多元化发展。绩效管理助推救灾款物管理工作规范化桂林市民政局在组织实施绩效管理工作中,积极推进救灾款物规范化管理,加强检查指导,全面推进全市民政救灾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82.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11,(12):33-34
<正>胡学文是个大忙人,就在工作人员给记者倒水的几分钟时间里,先后有五、六个人进来请示或签字,而且都是急事情,电话不断地响起……46岁的胡学文为人厚道、豪爽,是宁夏中航郑飞塞外香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学文因"塞外香"牌优质大米而出名。"塞外香"先后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米"企业;大米、面粉均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评定为"绿色食品",被授予"宁夏名牌产品"和"宁夏著名商标""宁夏十大著名清真品牌"。胡学文多次被青铜峡市委、政府评为先进个人,被吴忠市评为发展农村经济典型示范户,当选2007年度宁夏十大经济人物,2009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  相似文献   
83.
蒋悟真 《法商研究》2007,24(4):80-88
以经济法律规范中的主体为参照可以看出,以往经济法主体理论研究脱离立法与实践,致使理论的传承性与内容的重复性过强,囿于对独特性的强制性证成而忽略了经济法律关系在主体设置上的重要性,在"主体—行为"模式上缺乏持续而系统的研究路向。经济法主体理论在传承的基础上需要超越。拓补经济法主体理论框架的关键在于以"责权利相统一"原则为指引创新经济法主体的设置模式,并以"社会本位"为理念突出经济法主体的法益目标。经济法主体理论抽象的价值依归,在于发挥经济法中"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84.
网络德育工作微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最近几年,我国网络快速发展,对上网学生的影响很大,导致部分上网学生主体性丧失。网络德育工作是适应上网学生主体性回归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也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党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利用网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需要。做好网络德育工作,我们必须帮助上网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网络主体意识,建立网络道德规范,教育上网学生进行道德自律,尽可能对学生实现人文关怀,并对上网学生进行创造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85.
政府人事管理体制(又称政府人事行政体制),作为协调公共行政体系运作的一种内部配合机制,它所处理乃是一系列同行政人员的需求反应、业务能力及信任网络等相关的主体性因素,其目的指向,一则谋求以有效的内部管理引纳人才,实现人力资本(或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则谋求以主体性因素的优化协调整合组织目标。当然,一切正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已经科学表明的那样,  相似文献   
86.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法治的保驾护航。农村法治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农村法治主体性问题。农村法治主体性包括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法律能力。农村法治主体缺位原因有文化观念、经济和社会因素。从近期看,农村法治主体建设应注重法治主体性建设的现实性、实效性、针对性。从长远看,农村法治主体性建设最终立足于农村的教育和经济。  相似文献   
87.
把知识开放出来的思想和思想者——邓正来知识批判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励生 《河北法学》2006,24(10):152-165
围绕《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书以及相关文化语境展开知识批判.在高度赞赏邓正来通过论辩的方式来开放出问题的方式与能力的同时,也对其提出如下批评:在追问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是否是那些能够使中国人能够共享一种更有德行、更有品格和更令人满意的生活的原则?"的同时,却忽视了我们当下生活本身的诸多正当性缺乏与"极不可欲";在对"现代化范式"进行颠覆和批判的同时,也遮蔽了对传统的"天道观知识范式"的清算,而后者对于我们的精神和身体的型构力量要强大得多,对于重新定义中国所构成的障碍也强大得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正来所运用的知识辩难和批判论辩的方式及其所可能培育出的形式理性和制度理性,对于"主权中国"向"主体性中国"的置换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和活的源泉.  相似文献   
88.
伍揆祁 《湖湘论坛》2006,19(6):71-73
文章在阐释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其价值意蕴的基础上,着力论述了主体道德教育的实施和实现形式,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教育者要关注并满足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需要,教育者要积极采取民主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者要重点培养现实生活的主体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89.
范文武 《今日民族》2006,(10):58-60
西双版纳傣族园是我省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旅游大省进程中脱颖而出的一颗新星。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以及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傣族园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依托资源优势,按“公司 农户”模式共谋发展的路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0.
《审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其早期美学理论修正和整合的结果。它对人的价值的张扬,对美的捍卫,对艺术的探求,曾有力地促进了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美学和文艺复苏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