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2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395篇
世界政治   2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篇
法律   1287篇
中国共产党   5604篇
中国政治   5665篇
政治理论   998篇
综合类   14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891篇
  2013年   1041篇
  2012年   1191篇
  2011年   1364篇
  2010年   1430篇
  2009年   1626篇
  2008年   1796篇
  2007年   1459篇
  2006年   1508篇
  2005年   753篇
  2004年   524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31.
谢祁 《世纪桥》2007,(9):112-114
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带来农村发展欣欣向荣气象。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要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必须重视职业教育,加快构建多层次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农村职业教育投资长效机制,建立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竞争有序、规则明确、多元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2.
王德超 《南风窗》2007,(23):76-76
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当下政府高度重视、民众普遍关注、社会极其敏感的重要民生话题。对农产品价格上涨采取抑制政策、进而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是政府通常的政策取向,但是用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政策在今天的科  相似文献   
133.
张志 《小康》2006,(5):62-64
当一批知识分子以河北翟城为试点,热情高涨地开展“乡村建设”,却被讥讽为“秀才下乡,中看不中用”时,我们不得不冷静地思考:是农民目光短浅,还是我们根本就不懂农村?  相似文献   
134.
根本利益     
师村农民对梁雨润的那份浓烈感情,是与他们如今飘香四方的葡萄园的兴旺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5.
十六届五中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每一次出现都不是简单的重复,本文试图从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出发,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探析。  相似文献   
136.
农民问题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目前农民素质状况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用教育、培训、构建新型农民文化等途径来培育和塑造新型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7.
有一部电视剧叫《别把豆包不当干粮》,表现的是村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别把村长不当官,村干部虽说是不“入流”的芝麻绿豆官,却是一方“诸侯”,是主宰村民命运的“父母官”。近几年一些地方出现村干部变“村霸”的现象,动辄用拳头“修理”村民,农民群众深恶痛绝,敢怒而不敢言。这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杂音,也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的障碍,亟待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村官为霸好猖狂——村官变村霸,作风霸道,恃强欺弱。在村霸当权的农村,没有法制可言,村官就是法官,言出法行,随意吊打村民有之,私设公堂有之,抄家掠财有之。人们…  相似文献   
138.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农民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真正转变,许多林草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因此,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性转变,有效保护林草植被资源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9.
徐增力 《新长征》2006,(10):34-35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这一论断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中央一号文件为建设新农村指明了方向,相关的配套政策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外因总要通过内因发生变化。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0.
文章以“福建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百村调研活动”的访谈材料和百村问卷资料以及《农民需求与政府职能转变》课题组的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试图直接、全面、客观地描述福建沿海农民对政府扶农服务的具体期待和要求,从而为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