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64篇
中国政治   187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公民与法治》2011,(2):1-1
据权威专家透露.近期将出台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将首次聚焦水利建设,这也将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8年关注“三农”问题。该专家还透露,“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两工”是在税费征收年代的概念,是指农民必须要出的农村义务工与劳动积累工。农村义务工,主要用于防汛、义务植树、公路建设和修缮校舍等;劳动积累工,主要用于本村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植树造林,并主要安排在农闲时间出工。“两工”制度在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中曾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看点     
《中国人大》2009,(12):4-5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工作全面展开 6月1日至5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率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暨专题调研组,赴河南省郑州、新乡、鹤壁、安阳等市,对畜牧法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并围绕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5.
税改之后,乡村水利体制经历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然而,在国家逐渐退出的同时,农民却无法实现供水区域内的大范围合作。为了提高取水时的排他性,农户使用小型水泵以实现从水库到农田的精确对接,而距离水库较远的农户不得不毁田挖堰或者在田边打井。在这种格局下,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但是,这些资金无法找到一个有效的承接载体。最后的结果是,农民私人投资的小型堰塘和机井获得大量补助,而公共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依然破旧如故。我们的建议是,通过改革农业用水机制来改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10,(20):6
兴庆区水务局成立于2007年8月(前身是兴庆区国土资源水务局),承担着兴庆区农田水利、防汛抗旱、农村饮水安全和水土保持等重点水利工程的规  相似文献   
17.
吴星 《江淮法治》2010,(13):34-35
“杨代表的一件建议,就使得我们宿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面积由原来的年7万亩增加到10万亩,并争取省财政年增加投入1890万元呢!”省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宿州市农科所副研究员杨杰在当地农民群众当中知名度很高,大家所说的这件建议,则是她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提的“关于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今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水利,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对水利  相似文献   
19.
自去年入秋以来,山东省持续110多天无有效降水。据山东省水利厅介绍,截至3月2日,除半岛地区北部以外,山东省大部旱情已超过100年一遇,有2899万亩冬小麦受旱,约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52%,气象干旱已达特大干旱等级。同时,山东省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杨振东表示:"2010年9月23日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仅12毫米,比常年偏少85%。除  相似文献   
20.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五谷丰。和县人大常委会近年来采取多种方式对水利工作进行监督,督促全县水利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造福广大群众。“今天上午,我们实地参观了和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感觉开阔了思路,受到了鼓舞……”2011年11月8日,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在和县召开.这是参会人员对和县水利工作的充分肯定。对此,县水务局长夏善堂诚恳地说:“和县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县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人大多次开展水利监督活动取得实效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