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千年古城——新疆鄯善县因文物点多、线长、面积广,出土文物珍稀、贵重,被称为"露天博物馆"。然而,盗墓贼也将此地视为"乐土"。他们有非常先进的工具,和当地人里勾外联,使得众多文物源源不断地流出鄯善,流出新疆,流向海外。为侦破此类案件,卧底民警常常是命悬一线,整夜整夜不能睡觉。但由于保护点太多、保护难度太大以及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匮乏等等因素,文物仍在不断流失。  相似文献   
22.
周晶  方经纶 《方圆》2021,(7):68-69
3月20日,6座三星堆祭祀坑重见天日,500多件文物破土重生,时隔35年,三星堆“上新”再次惊艳世界。此次三星堆遗址考古有哪些新发现?出土文物为啥是“奇奇怪怪”的?与中原文化有着巨大差异的三星堆文化是外来的吗?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在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境内,各个区域的文明都有自己的特色。大家之所以觉得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奇怪,是因为不了解,进而产生很多遐想。实际上这些文物都是以现存的生活基础为蓝本的,然后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赋予其宗教色彩、信仰色彩。  相似文献   
23.
夜郎文明源远流长司马迁《史记》载:"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李白诗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千百年来,无数的浪漫诗情沁染着夜郎。  相似文献   
24.
以成都东汉崖墓出土文物为创意,具有浓厚本土文化特色的“击鼓说唱俑声纳音响”、专门服务老人的大屏幕大按键老人手机、背心造型的手提袋、长脚蜘蛛形的榨汁机……行走在成都锦江区“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内,新潮前卫的创意品不仅赏心悦目,也颇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25.
我国浙江南部是古代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丽水、温州等地都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当时,青田也已有人类居住。而显露于山表的青田石,由于色彩艳丽斑斓,石质温润脆软,很早就被先人就地取材加以利用。根据出土文物,青田石雕早在六朝(222—589)时就已经问世了。  相似文献   
26.
欧石 《民主》2011,(11):41-42,57
湖南省博物馆位于长沙市开福区风景优美的“烈士公园”北侧.占地5万余平方米。自1956年开馆以来。入藏历代文物已有11余万件,一级品763件,其中尤以商周青铜器、楚文物、马王堆汶墓出土文物和湘阴窑、长沙窑瓷器,最为精彩和珍贵。特别是1972年至1974年初相继发掘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轰动中外,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相似文献   
27.
刘忠焕 《当代广西》2013,(19):52-53
行走在莽莽苍苍的廉阳大地上,不经意间你会看到一座座耸立着的封土堆。那些如小金字塔般的封堆,就是合浦独有的汉代墓葬。在这一带的秀水青山,集中有近万座汉墓葬,默默地守候着过往的时光。它们是两千年来合浦历史悠久和经济繁荣的见证,也彰显了汉代王朝的辉煌与强盛。经过岁月的孕育与洗礼,现今,那些汉墓群已  相似文献   
28.
刁传梅  李大晋 《春秋》2012,(4):31-32
蒙山酿酒历史悠久,位于蒙山之阴的蒙阴酿酒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蒙阴县已出土的酿酒、饮酒文物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及龙山文化时期的高足杯、陶樽、滴孔滤酒陶瓮及陶灶等。《后汉书·东夷传》记载:"东夷人率皆土夷,喜欢饮酒歌舞,或冠弁衣锦,器用俎豆。"众多出土文物证明了史书记载的确凿。令人称奇的是,蒙阴酿酒从东晋之时便得到了杜康的...  相似文献   
29.
刘天明 《侨园》2013,(3):64-65
(接上期)原告律师有理、有据、有节的辩论,似乎揭开了两件珍贵文物归属之争的隐秘。2006年9月1日,正定县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就本案做出一审判决:本案诉争的两件文物,被告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确认为是出土文物并收缴国有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在1983年11月,根据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没有做出或者没有送达法律文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只要能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30.
乔布英 《实践》2008,(10):53-54
鄂尔多斯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出土文物和有关资料记载,在鄂尔多斯地区,战国时期就有匈奴人的胡笳等乐器,西夏时期就有琵琶等乐器:元代.有“牛皮大鼓”、“胡笳”和萨满教的“仪鼓”、“拍板锣”等。据明代人记载: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族群众往往于劳动之余,聚集在一起吹胡笳,弹琵琶,引吭高歌,翩翩起舞,民间的音乐、舞蹈活动相当频繁,历史题材的说唱也很普遍。到了明代后期,蒙古族的民间说唱艺术比较活跃,如民间歌曲《三百六十个黄羊》、《四公主》等流传较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