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93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80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12112篇
中国共产党   472篇
中国政治   2848篇
政治理论   461篇
综合类   4443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71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408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571篇
  2014年   1483篇
  2013年   1465篇
  2012年   1547篇
  2011年   1719篇
  2010年   1590篇
  2009年   1694篇
  2008年   1682篇
  2007年   1357篇
  2006年   951篇
  2005年   901篇
  2004年   831篇
  2003年   801篇
  2002年   765篇
  2001年   623篇
  2000年   460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在纽约,16岁或稍大些触犯了法律的年轻人和成年人同等对待并被关在成年人的监狱中。每年都有超过一千个十六到十八岁的青少年在服完一年或不到一年的刑罚后从赖克斯岛离开。然而,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刚刚开始关注这一群体,他们了解到:从监狱出去后,至少有三分之二的青少年在三年内又会回到刑事审判体系中——这对于他们自己、家庭、社区、和纽约市来说都是个巨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2.
证明标准是指诉讼中对案件事实等待证事项的证明所必须达到的要求或程度。诉讼证明的结果是裁判认定事实的依据和适用法律的前提,证明标准如何确定,是任何诉讼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证明标准既决定着案件处理的宽严程度,同时还为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卸除证明责任提供客观依据。刑事证明标准不仅关系  相似文献   
143.
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认知活动,就其性质而言,证明首先属于人们主观对客观发生的社会事件的一种认识,因此必须遵循认识论的普遍规律。证据其实是承载案件事实信息的载体,证据的本质属性也只能是关联性,具体指关联性中体现出案件事实的信息性。证据的概念过于强调证据的客观真实。应将证据重新定义。证据的证明力在于其能形成相互关联的证明链条。证据可以承载事实的真实信息,也可以承载事实的虚假信息。  相似文献   
144.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一些国家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制定了非刑罚化、社会化的恢复性司法程序。我国一些司法机关也做了一些类似的探索。恢复性司法程序与我国传统的司法制度和观念有着不同程度的契合。我国应在排除障碍的基础上引入该程序。  相似文献   
145.
证据制度是一国诉讼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目前证据立法过于粗疏 ,可操作性不强 ,远远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合理地重构证据制度 ,应当对传统证据理论进行全面检视 ,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现代刑事证据制度藉以立足的基本理念 ,惟此方能实现理性立法。  相似文献   
146.
刑事公诉案件撤回起诉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撤回起诉权是公诉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在案件中运用撤回起诉权对刑事案件的诉 讼程序和实体判决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对刑事公诉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进行研究,分析了刑事公诉案件 撤回起诉的适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撤回起诉的法律后果,并对撤回起诉的规范适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7.
国内简讯     
2007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发布;两高出台新司法解释 加大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力度;墨盒337调查初审确定我国耗材企业侵权;首部《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出版;  相似文献   
148.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关系新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齐文远  周详 《中国法学》2003,(1):122-129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理想的、应然的层面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是统一的。但是在现实层面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二者之间由于立法技术、语言的特性、人的认识能力、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等因素的影响而并非绝对一致 ,在现实的立法与司法中 ,或多或少会呈现出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对立状态和冲突。笔者在坚持通说基本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应通过在立法与司法两个过程运用“应罚”与“可罚”之社会危害性观念 ,在承认实然的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对立与冲突关系的前提下 ,努力追求二者的相互统一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49.
完善刑事辩护制度有效实现控辩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君  崔海霞 《前沿》2006,(12):130-132
刑事辩护制度最能体现司法公正,平衡的控辩关系能促进法官中立,满足刑事实体公正的要求和保证程序正义的实现。1996年的刑诉法在辩护制度上虽较1979年的刑诉法有所进步,但律师的辩护权仍受到较大的限制,立法上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增强辩护权以实现控辩的相对平衡,进而实现程序公正与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50.
根据马克思·韦伯“理想类型”研究的理论,刑事政策可以划分为三种“理想类型”模式,即国家本位型、国家·社会双本位型、社会本位型。国家·社会双本位型刑事政策的思想基础来自于国家的理念,坚持保护社会和保障人权相统一,保障人权优先的原则。在“社会先于国家”的理念支配下,刑事政策构成的形式要素与实质要素在这种模式中呈现出不同的变项,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