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9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刑期折抵制度的刑法精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石经海 《现代法学》2004,26(6):66-71
不仅要预防犯罪,还要保障人权、关怀人性、崇尚公正,这是当代刑法的基本精神所在。而刑期折抵制度因其彰显了当代刑法的人权保障功能,实践了当代刑法的人性关怀,体现了当代刑法的公平公正而弘扬了刑法的精神,是刑法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2.
一、刑法第七十二条存在的弊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2条第一款规定的是关于缓刑适用的对象、条件的规定。适用缓刑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特定犯罪分子;二是所  相似文献   
63.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6):139-139
汪强在2005年1月27日的《南方周末》上撰文《100年徒刑的意义》指出,过去听说美国的犯人被判100年的徒刑,心中就暗暗觉得可笑:判100年的徒刑有意义吗?近年来细细一想,这种判法,还确实有它的道理。  相似文献   
64.
正《刑法修正案(八)》在"减刑"一节中规定:判处有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13年。也就是说,理论上,在没有数罪并罚的案件中,如果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15年,减刑后其实际服刑7年半  相似文献   
65.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彭某于1999年8月17日因犯抢劫罪,被A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后在服刑期间减刑3次,2010年12月12日刑满释放,减刑后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减为3年;2012年12月19日因犯盗窃罪,被B铁路运输法院判处拘役4个月;2013年8月23日又因犯盗窃罪,被C铁路运输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2013年10月11日刑满释放;  相似文献   
66.
67.
刑期折抵是刑罚裁量过程中的重要制度,是准确执行刑罚的基本前提。刑期折抵是将先行羁押等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的期限换算、抵销特定刑罚的量刑制度,其逻辑关系可表述为"D=T-f(t)"。从制度的价值构造来看,刑期折抵融人权保障与制度衔接的功能于一体,彰显了现代刑法的人性关怀。刑期折抵作为一种能够充分地衔接刑事程序法和实体法、刑事司法和执行的制度,其价值也应被充分肯定。刑期折抵以人权保障的根本价值,并为羁押措施提供救济途径,其重要价值必须肯定;但刑期折抵制度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其自身也存在着相对局限性,无法完全消除羁押措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在理论层面上认识到刑期折抵的价值构造,并熟练掌握刑期折抵的制度逻辑,审判人员才能避免在量刑过程中出现差错。由于羁押措施自身的风险导致刑期折抵也存在其制度局限性,所以减少非必要的羁押措施的适用是克服局限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三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2年10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12年10月26日(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作如下修改:一、将第十五条第二款修改为:"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二、将第十七条修改为:"  相似文献   
69.
<正> 不定期刑制度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国。一八七六年美国纽约州通过的《教养院法》是美国采用不定期刑制度的最早的法律,之后,它逐渐被其它各州的法律所采用。不定期刑制度的特征,是法官在判决时,只作罪名的宣告,而剥夺罪犯自由的刑期则由行刑部门在行刑过程中视罪犯接受矫正的实际表现和效果来确定。不定期刑分为绝对不定期刑和相对不定期刑,前者是在宣告刑中完全不规定服刑期限,后者则是在宣告刑中只规定刑期的上限或者只规定刑期的下限。目前,大多数实行不定期刑制度的国家已取消了绝对不定期刑,而趋  相似文献   
70.
对于未决羁押折抵刑期的判断标准,当前理论与实践中主要存在程序关联说、事实关联说、综合关联说等路径主张。程序关联性折抵对于羁押条件的非限制性易造成实践中羁押权的滥用,有悖于刑期折抵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其所蕴含的权利事后救济理念亦与刑事法自由保障观相冲突。事实关联说则因判断标准模糊易引发刑期折抵的司法操作混乱,且可能导致刑事责任的不当加重,造成犯罪人无辜承担司法过错的不利后果。综合关联判断路径则对程序关联说和事实关联说的弊端兼而有之。对于未决羁押可否折抵刑期的判断,必须在厘清刑期折抵性质定位的基础上,秉持司法限缩与人权保障之立场,以定罪处刑事由与未决羁押是否存在因果实质关联为根据,既而得出妥当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