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60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59篇
各国政治   153篇
工人农民   351篇
世界政治   7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66篇
法律   4888篇
中国共产党   4001篇
中国政治   5104篇
政治理论   1670篇
综合类   274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540篇
  2014年   1520篇
  2013年   1420篇
  2012年   1661篇
  2011年   1795篇
  2010年   1653篇
  2009年   1686篇
  2008年   1826篇
  2007年   1417篇
  2006年   1250篇
  2005年   1009篇
  2004年   805篇
  2003年   621篇
  2002年   577篇
  2001年   482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许步广 《求贤》2006,(5):30-31
在这个近乎浮躁的年代,我按捺不住要向您介绍刘建高。坦率地说,刘建高算不上普通意义上的人才或者英雄;当初我与刘建高结识,也实在是不经意间的偶遇。他个子不高,也算不上英俊,操一口山东腔普通话;但我很快就被他充满活力的人格吸引了。当时,他是驻津空军某基地的基层单位政委,却俨然一个“外交官”,牵头协调整个基地的“军民共建活动”。起初我纳闷,他并非专司此职,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和他交朋友?细细观察,他的亲和力不是来自利益关系,更不是他本人有什么背景;而是他身上有一股独特的活力,有一种让人无法回绝的执着。  相似文献   
22.
联合课题组 《求知》2006,(10):36-38
一、和谐要讲原则 企业和谐,不是表面上的和和气气或无原则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和谐要讲原则”,这是通过总结合资企业发展过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的共识。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没有成熟的企业合资合作经验和完善的政策规定,有的中方企业经营者把和谐理解为无原则的“合作共事”,怕与外方发生矛盾而无条件地服从,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有的中方企业经营者只考虑企业利益而忽视员工利益,在员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站出来为员工讲话,怕因此而影响与外方的关系,造成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关系紧张,企业内部矛盾凸现、问题重重。这些深刻的教训表明,构建和谐企业,不能不讲原则。构建和谐企业,要坚持以国家、企业和员工利益相统一、相兼顾为原则,以保障国有资产权益为前提,用发展的大目标去化解矛盾、调解分歧、凝聚力量:要区别中外双方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确立和谐的原则。  相似文献   
23.
在我国众多的监督形式中,公民监督是当前民主监督中最为薄弱的,最需要加强和完善的环节。要积极构建公民利益诉求机制,强化公民监督意识,建立公民社会,依法监督、保障公民的监督权利,发挥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在公民监督中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和完善我国公民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4.
社会转型本质上是利益关系的调整时期,在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社会矛盾追根溯源都可以归结到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这个根本点上来。因此,能否在明确的理论指导下,寻求对各种冲突和重迭的利益的法律调整和协调方法,对于抑制和消除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26.
欧洲私法     
本文探讨了欧洲私法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文章首先分析了欧洲共同体法律的基本原则、欧洲共同体法在私法领域内的发展现状,然后探讨了人们对欧洲共同体法律发展的不同观点,最后研究了法学界在欧洲共同体发展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7.
个人本位为民法所倡导,然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是否分别为民法与经济法所拥有,且彼此泾渭分明?至少在三个方面存有疑义:个人本位是否指具体的个人本位?现代民法对自治原则的自我矫正是否表明民法已转而追求社会本位?经济法是社会本位。还是国家本位?  相似文献   
28.
利益兼顾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中的一条主线。它来源于实践 ,体现为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并决定了在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这一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利益关系制度的伟大创新。  相似文献   
29.
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受众审美诉求的研究 ,有助于新闻的创作和传播。为了把握新闻发展的契机 ,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审美需要 ,新闻工作者要了解受众对新闻的基本审美诉求 ,即对新闻求新、求真、求奇的审美诉求以及把握受众审美诉求中的角色个性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30.
个人权利是人类权利的惟一实存形式,一旦权利成了社会的权利,社会也就构成了权利的实在形式,这时人的个体权利也就沦为一种虚假的形式而不可避免地遭受侵犯。侵犯人类个体权利的行为一是来自个人,一是来自政府,前者容易识别和惩罚,后者则因借“集体权利”“社会权利”和“国家权利”之名行侵犯个体权利之实,而极具欺骗性和隐蔽性,置受害者于被动和无奈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