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6篇
中国共产党   144篇
中国政治   156篇
政治理论   72篇
综合类   10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论式:法律逻辑研究的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将审视焦点从法律三段论的外貌转向其内在要素——事实前提和法律前提,并进一步寻找这些前提的支撑基础时,一个全新的法律论证结构暴露出来:若干可能的或合情理的论证(合情论证、论证型式、论式推理)支持两个前提,使得我们有理由假定到目前为止对两个前提没道理怀疑。然而,亚里士多德于分析性推理理论之外开创的并在中世纪传统中广泛应用的论式理论系统,被现代逻辑理论和法律逻辑理论遗忘了。幸运的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敏锐的逻辑学者和法律学者,分别在法律领域和逻辑领域复兴了论式理论。当代关于论式的界定、功能、结构、分类、评估、经验基础和文化特异性的研究已在多个学科展开,初步形成了论式理论的基本框架。一种周全、可应用的法律逻辑有必要整合法学"论题学"和论式的逻辑理论,以丰富法律逻辑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57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先开始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之初,完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其逻辑前提为:理论本身被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先在条件;基本理论的完整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内在基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自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确立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573.
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我们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途径 ,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 ,是我们进行决策、制定政策、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最近 ,读了唐之享同志的新著《求实集》后 ,我更加感受到了调查研究工作对于领导干部的极端重要性。《求实集》收集了之享同志走上领导岗位后所撰写的部分调查报告和调研论文 ,全书上下两册 ,分为《经济篇》、《社会篇》、《教育篇》、《他山之石篇》四大篇 ,涵盖文化、教育、经济、工业、文物、旅游、消防、户籍、宗教、交通、外贸、…  相似文献   
574.
在我国,党群干群关系是最广泛、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它对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党的事  相似文献   
575.
“美好生活”,一个通俗而又影响巨大的话语,正在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同时也成为我国新时代发展的新战略。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人学内涵应予以深刻的揭示,对美好生活需要应予以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用新的观念引导美好生活。美好生活的建构,不仅需要满足,而且需要引导。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导向和生活状况。对美好生活需要作出认真的审视并作出合理的引导,这是建设美好生活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576.
美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美育的核心论述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育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核心论述揭示并回答了美育“何以可能”“应当为何”与“通往何处”等基本问题,为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的前提依据、功能效用、使命愿景提供了文本观照与学理基础,并为学校美育与大众美育的具体实践标示了可资应用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577.
王刚 《探索》2023,(2):28-41
机制挖掘是公共管理实证主义研究兴起的内在要求,也是其“科学化”诉求的必然结果,它意味着公共管理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公共管理实证研究中的机制挖掘具有先天不足,主要体现在机制提炼和机制结论两个方面。机制提炼的内在困境表现在:从微观个体上升为宏观机制的逻辑不周延,因果链条的隐蔽性和多重性,从具象到抽象脉络提炼的主观选择和判断;机制结论的内在缺陷表现在:理论结论的情景化被选择性删除,理论结论的条件约束被概推冲动所忽视,理论结论的周延性和饱和度无法测量。寻找化解公共管理实证研究中机制挖掘困境的出路并不容易,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谨慎理论概括,扎根结论情景,提炼约束前提。明确机制挖掘的不足及其化解思路,可以促进公共管理实证研究质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