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0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63篇
各国政治   166篇
工人农民   227篇
世界政治   3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3篇
法律   2546篇
中国共产党   5851篇
中国政治   6531篇
政治理论   1422篇
综合类   291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400篇
  2021年   657篇
  2020年   936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1238篇
  2013年   1379篇
  2012年   1352篇
  2011年   1400篇
  2010年   1334篇
  2009年   1444篇
  2008年   2322篇
  2007年   1561篇
  2006年   1177篇
  2005年   1014篇
  2004年   637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713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35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陕西政报》2021,(7):42-44
各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2018年12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出台了《陕西省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陕人社发[2018]56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9]124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科学设置岗位。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发管理的公益性岗位,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按规定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主要包括城镇公益性岗位和乡村公益性岗位。  相似文献   
42.
钟世范 《传承》2006,(6):50-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科学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突破、新飞跃。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都在研究规划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探讨如何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那么,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的监狱,应如何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呢?  相似文献   
43.
《人大论坛》2006,(7):36-36
6月1日至2日,全省教科文卫工作座谈会在黔东南自治州黎平县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司徒桂美和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全体同志及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4.
第一、加强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宣传教育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统一了,行动才能统一,才能做到上下一致,政令畅通,才能按照部署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开展宣传教育,是团结机关后勤职工齐心协力开创后勤事业崭新局面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后勤经济工作以及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加强后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宣传教育,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将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后勤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上来,将职工的精神凝聚到完成机关后勤管理、服务与保障等各项任务上来。(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45.
联合课题组 《求知》2006,(10):36-38
一、和谐要讲原则 企业和谐,不是表面上的和和气气或无原则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和谐要讲原则”,这是通过总结合资企业发展过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的共识。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没有成熟的企业合资合作经验和完善的政策规定,有的中方企业经营者把和谐理解为无原则的“合作共事”,怕与外方发生矛盾而无条件地服从,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有的中方企业经营者只考虑企业利益而忽视员工利益,在员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站出来为员工讲话,怕因此而影响与外方的关系,造成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关系紧张,企业内部矛盾凸现、问题重重。这些深刻的教训表明,构建和谐企业,不能不讲原则。构建和谐企业,要坚持以国家、企业和员工利益相统一、相兼顾为原则,以保障国有资产权益为前提,用发展的大目标去化解矛盾、调解分歧、凝聚力量:要区别中外双方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确立和谐的原则。  相似文献   
46.
《重庆工运》2006,(9):12-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为进一步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充分发挥集体合同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47.
李玉祥 《工会博览》2006,(13):47-47
近日,东城区依法治区办公室、区总工会、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区工商联,根据去年区政府与区总工会第五次联席会议议题,为构建和谐东城,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特别是促进辖区内非公经济的发展,共同组织开展了2006年“工会及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  相似文献   
48.
《工会博览》2006,(3):35-35
日前,海淀区劳动、工会、建委、公安四部门联合成立了2个执法检查大队,对27个重点工地、37个重点劳务公司和去年发生过拖欠工资现象的劳务公司进行了重点检查。  相似文献   
49.
日前,南开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2006年度岗位责任目标签状大会.对2005年度机关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机关干部分别向分管领导递交了2006年责任状。会议要求:一要全面、客观地估价2005年取得的成绩;二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人大工作水平;三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全面落实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同时要求机关干部在学习和工作申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加强学习.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5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体现在各个领域。在立法中树立创新观念,坚持创新精神,对于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积极和重要的促进作用。一、立法坚持创新精神,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国的立法一是依据实际情况,二是依据宪法。从总的来说,立法是将成熟了的实践或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党和国家的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制定为法律。但有很多时候,尤其是为了引导社会转型和达到变革的目标,需要不断地创制新的法律,以保障国家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 立法坚持创新精神,首先,要遵循实践是立法的母亲的原则,根据我国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