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48篇
工人农民   189篇
世界政治   1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91篇
法律   384篇
中国共产党   1119篇
中国政治   1664篇
政治理论   394篇
综合类   6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441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统计公报,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4%,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63.9%,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57%。该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农民之所以收入水平低及其增长缓慢,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村人口结构不能随着农  相似文献   
42.
资讯     
《就业与保障》2006,(7):24-25
部分省区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座谈会要求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部分省区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座谈会6月23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区、有关部门根据当前形势,进一步总结经验,落实政策,群策群力,不断破解再就业工作难题,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得更好。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推动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二是落实税收减免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扩大社会就业:三是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四是落实税收扶持政策,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五是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和高技能人才工作政策,推动劳动者全面提高素质和就业能力:六是落实公共就业服务政策,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七是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推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八是落实农民工就业政策,推动做好农民工工作;九是落实就业再就业资金,推动资金管理使用规范化,使需要帮助的就业对象直接受益。  相似文献   
43.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众多企业面临困境,人才流失和人力成本负担过重现象并存:一方面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以较高的薪酬吸引和激励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为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需要尽可能地降低一切成本.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是我国企业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4.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有许多创新之处,包括聘任制、竞争上岗、引咎辞职、严格的离职从业限制等,标志着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日益完善。但仍然存在不足与缺陷,比如未设定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奖惩缺乏法定程序,等等。  相似文献   
45.
信息广角     
青海出台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划;西宁市委领导情系山区谋发展;海东妇女劳动力转移见成效;海南州加强干部交流工作;海北州委组织部在整改中增强“五性”;重安全长抓不懈,严规章检查落实;联通青海分公司精彩风行“世界风”;格尔木全力做好城乡就业工作;玉树州人行学习《实施纲要》方法活 作风实;黄南军分区“双先”活动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46.
《劳动法》自1994年7月5日由八届人大八次会议通过至今已10余年.该法与配套法律、法规的实施.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武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随着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劳动法》的局限性也在显现,尤其是在劳动关系立法主体、劳动立法要素组成、劳动法制配套建设、国际劳动标准的接轨等方面亟需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47.
崔广麒 《共产党人》2005,(22):I0003-I0003
平罗县现有人口2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5万人。农村劳动力14.6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4.5万人。2005年,该县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在区、市劳动保障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积极抓好全县促进就业和完善保障体系暨发展劳动产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48.
今后几年,我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从劳动力需求情况看,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国际贸易磨擦等因素,会使就业受到一定影响。按经济增长8%-9%计算,城镇每年可新增800多万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共可实现就业1000至1100万人,每年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仍在1300至1400万人左右。同时,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这种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将在相当长时间里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面对这些数据,你会作何感想?国务院新近出台的就业新政策,没有回避问题,适时进行调整,似催春的战鼓,直指就业再就业。国家鼓励扶持更多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继续实行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企业吸纳就业实行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和贷款的政策;政府优先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稳定就业,继续实行社会保险和岗位朴贴政策等。  相似文献   
49.
一、非农化的概念,中国的非农化就是指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工业先导和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宏观制度环境下,在二元结构不断失衡的过程中.以及一系列种种微观制度的约束下,根据分工和生产力发展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创新和制度争取,以及一些非规范的方式,分别向工业化、城镇化和市民化演进的漫长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0.
我国农民工现象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一个普遍现象 ,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向城市转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采取了农民工这种扭曲的方式。农民工现象产生于我国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 ,而且这种现象还通过种种途径不断地自我强化 ,为我国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城市化进程设置了障碍。要通过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加大农村的人力资本积累的方式来解决农民工身份与职业的冲突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