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9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春节后,各地出现的"用工荒"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应对这轮劳动力缺口,企业纷纷采取各自的对策,其中工龄工资的设立作为"三十六计"之一也被提了出来。其实,如果把"用工荒"看作劳资双方的博弈,用人单位只是把工龄工资作为一种应对之“术”,依然摆脱不了每年一度的“用工荒”轮回。从“民工荒”改称“用工荒”,只能说明博弈的升级,难以回归以人为本之“道”。  相似文献   
62.
史艳 《工友》2012,(1):34-35
劳动争议调解可以避免劳资双方激烈对抗,对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即使处在劳资双方“对簿公堂”的仲裁阶段抑或诉讼环节,  相似文献   
63.
《人事天地》2012,(1):46
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12年1月1日施行。当前我国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劳动争议易发、多发,劳动争议呈总量居高态势。针对企业内部劳资双方沟通机制普遍缺失、劳  相似文献   
64.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劳资关系影响巨大,它重塑了一种新的劳资关系。蕾文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款来分析该法的实施对劳资双方可能产生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65.
姜明远 《中国工运》2009,(11):32-33
“共同约定行动”是劳资双方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行动的产生背景虽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但究其深刻根源应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发展的客观需求。“共同约定行动”的利益性、合作性及自治性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探索其理论基础、价值目标和实际作用,对顺应劳动关系发展趋势,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工会博览》2013,(2):17-17
瑞典劳资关系的主要特点是劳资双:疗虽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但从总体上说,劳资双方基本上保持一种相互协商的关系。这一特点,是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劳资双方各自组织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67.
张千帆 《南风窗》2008,(18):26-27
如果一部法律用意良好却实施不了,乃至实施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么我们就不能不从制度上寻找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68.
自2007年6月29日《劳动合同法》颁布至今,马上就两周年了,这两年来,社会各界对该法从最初的热议到颁布后实施前企业的设法“应对”,到实施后劳资双方剑拔弩张地博弈,再到大家逐渐理性、客观和平静地看待劳资关系,《劳动合同法》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路。  相似文献   
69.
李兴 《法制博览》2013,(9):215-216
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其产生的社会根源,竞业禁止制度亦是如此。竞业禁止制度的产生,有效地限制了竞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体现了有民法"帝王条款"之称的诚实信用原则。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企业将一些不合理竞业禁止条款强加给劳动者,限制了劳动者的择业权,损害企业利益。这些竞业禁止条款不但没有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反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